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引发因素包括日照不足,如婴幼儿户外活动少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摄入不足,母乳、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婴幼儿饮食单一易缺;生长速度过快,婴幼儿生长快对维生素D和钙需求大,早产儿等高危;疾病及药物影响,胃肠道、肝胆疾病影响代谢,抗癫痫药等干扰代谢,需关注相关人群并调整措施。
一、日照不足
1.原因及影响: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若日照不足,如婴幼儿户外活动少,皮肤接触紫外线的机会减少,就会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例如,冬季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室内活动多的婴幼儿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风险增加。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户外活动相对受限,若没有适当补充维生素D,就易因日照不足引发该病。
2.特殊人群情况: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维生素D的需求相对较高,而此阶段户外活动通常较少,若家长未重视带孩子进行足够的日照,就会使该人群成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发群体。
二、摄入不足
1.母乳或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情况: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若婴儿仅以母乳喂养且日照不足,就难以从母乳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也不高,以牛乳为主食的婴儿若缺乏额外补充,也易出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例如,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母亲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佳,其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加婴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可能性。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婴幼儿来说,其饮食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母乳或牛乳等,若这些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就容易引发疾病。儿童及青少年若日常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也可能因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三、生长速度过快
1.原因及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骨骼生长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增大。若此时体内维生素D不足,就不能满足骨骼生长的需求,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例如,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比足月儿更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更为迫切,若不及时补充,更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特殊人群情况:早产儿由于先天储备不足且生长加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特殊人群。对于快速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如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快速发育,也需要密切关注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以满足骨骼等组织快速生长的需求,避免因生长速度过快导致维生素D相对不足而引发疾病。
四、疾病及药物影响
1.疾病影响:某些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如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等)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肝胆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可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和活化。例如,患有慢性腹泻的儿童,长期腹泻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包括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增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风险。
2.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如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降低维生素D在体内的含量。对于患有相关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儿,需要密切监测维生素D水平,及时调整预防或治疗措施,以降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风险。特殊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需长期用药的儿童,更要注意药物对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加强维生素D的监测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