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急性胃炎常见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不同年龄孩子症状有特点,婴幼儿期腹痛不典型、呕吐突出等,学龄前期能表达腹痛但描述不准确等,学龄期腹痛表述清晰等,过敏体质孩子患急性胃炎可能伴过敏相关表现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一、孩子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
1.腹痛
儿童急性胃炎时腹痛较为常见,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胃黏膜受到刺激后,胃平滑肌痉挛或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不同年龄孩子对腹痛的表述可能不同,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稍大儿童能明确指出上腹部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急性胃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
2.恶心、呕吐
恶心是一种上腹部不适并伴有欲吐的感觉,随后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这是因为胃黏膜炎症刺激导致胃蠕动功能紊乱,胃排空障碍,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婴幼儿由于胃的解剖生理特点,更容易出现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一般来说,约60%-70%的急性胃炎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3.食欲减退
孩子会表现出不想进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的情况。这是由于胃黏膜炎症影响了胃的消化功能,孩子感觉进食后胃部不适,所以食欲受到抑制。不同年龄段孩子食欲减退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年长儿可能明确表示没有胃口,年幼儿童则可能通过拒食来体现。
4.其他伴随症状
发热:部分孩子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炎,如细菌或病毒感染,更容易出现发热。一般约30%-40%的急性胃炎患儿会伴有发热。
腹泻:少数孩子可能同时伴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可呈稀便、水样便等。这是因为胃肠道炎症影响了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症状。
二、不同年龄孩子急性胃炎症状的特点
1.婴幼儿期(0-3岁)
腹痛表现不典型,多以哭闹为主,可能难以明确指出疼痛部位。呕吐症状相对更突出,容易出现频繁呕吐,由于婴幼儿体液调节能力差,频繁呕吐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食欲减退表现为拒奶或吃奶量明显减少。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2.学龄前期(3-6岁)
能较清楚表达上腹部疼痛,但描述可能不够准确。呕吐症状相对婴幼儿期有所减轻,但仍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表现为对平时喜爱的食物兴趣降低。发热多为低热,一般情况相对婴幼儿期更稳定,但也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学龄期(6岁以上)
腹痛表述相对清晰,能明确指出上腹部疼痛。呕吐症状相对较轻,食欲减退表现为进食量减少,可能会明确表示不想吃饭。发热情况与学龄前期类似,多为低热,但如果是感染引起,需关注感染的严重程度。
三、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孩子)急性胃炎症状的特点
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若急性胃炎是由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还会伴有一些过敏相关表现,如皮肤瘙痒、皮疹等。皮肤皮疹可能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如面部、躯干、四肢等,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红斑、风团等。这是因为过敏体质孩子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发生变态反应,不仅累及胃肠道,还影响皮肤等其他器官。所以对于过敏体质孩子出现急性胃炎症状时,要格外注意询问过敏史,观察是否有过敏相关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