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致过度膨胀充气且肺容积增大伴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病因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吸烟、职业性因素、年龄因素,病理生理是肺组织弹性降低致通气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有症状体征,诊断靠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治疗分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预防包括预防感染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老年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出现过度膨胀、充气且肺容积增大,常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二、病因
1.慢性支气管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致气道狭窄、分泌物增多,气体排出受阻,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壁破裂融合,逐渐形成肺气肿。
2.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损伤气道上皮,影响肺的正常防御和修复机制,是重要环境危险因素。
3.职业性因素: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如煤矿粉尘、化工粉尘等)、空气污染等可增加发病风险。
4.年龄因素:老年人肺组织本身弹性减退等退行性变是发病因素之一。
三、病理生理改变
肺气肿时肺组织弹性降低,肺顺应性改变,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呼气时气道陷闭、气体排出困难、残气量增加、肺总量增多;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出现气体交换障碍,可致低氧血症,严重时发展为高碳酸血症,引发呼吸功能不全。
四、临床表现
1.症状:早期劳动、运动时气短,病情进展后稍活动甚至休息时即气短,伴长期慢性咳嗽、咳痰(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呈脓性),晚期有呼吸困难加重、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甲床发绀等缺氧表现。
2.体征: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并发感染时肺部有啰音。
五、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胸部CT可更清晰显示肺气肿范围和程度,助鉴别其他肺部疾病。
2.肺功能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降低、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RV/TLC)增加、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降低等,可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程度。
六、治疗与管理
1.稳定期:避免危险因素(戒烟、脱离污染环境等);药物治疗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缓解气道痉挛,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者用祛痰药(如氨溴索),存在低氧血症者行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
2.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选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继续用支气管舒张剂,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能需机械通气。
七、预防措施
1.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2.避免有害因素:职业环境中做好防护,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粉尘和气体。
3.适度锻炼:坚持散步、太极拳等适量体育锻炼,增强呼吸肌功能。
4.健康生活:均衡饮食、维持合理体重,利于预防发病与发展。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女性: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呼吸负担。
2.老年男性:坚定戒烟决心,家人给予支持协助戒烟。
3.合并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治疗时需考虑基础疾病与肺气肿治疗的相互影响,控制基础疾病指标以利肺气肿控制。
4.行动不便者:家属协助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咳痰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