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沉降率(ESR)在风湿病中常增快但非特异,多种炎症等情况可致其改变;C反应蛋白(CRP)在风湿病活动期显著升高且程度与活动度相关;类风湿因子(RF)约70%-8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阳性但也见于其他疾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高且对早期诊断价值高;抗核抗体(ANA)是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指标但特异性低;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特异性高且滴度与活动度相关;补体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常变化,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水平降低。
一、红细胞沉降率(ESR)
1.意义:在风湿病中,ESR常增快,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通常会明显升高,但它是非特异性指标,多种炎症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其升高,像感染、肿瘤等情况也会使ESR改变,年龄方面,老年人可能基础值就相对高些,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等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间接影响ESR,病史中有慢性炎症性疾病史的人群ESR更易异常。
二、C反应蛋白(CRP)
1.意义: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风湿病活动期,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活动时,CRP会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别上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习惯可能会轻度影响CRP水平,有风湿病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需更关注CRP变化。
三、类风湿因子(RF)
1.意义:RF是一种自身抗体,约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阳性,但它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以及感染性疾病、肿瘤等情况,年龄较小的人群患类风湿关节炎相对较少,但如有相关家族史等情况也需检测,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相对略高些,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进而影响RF检测结果。
四、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1.意义: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率约60%-70%,且对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较高,相比RF更具特异性,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特异性和阳性率影响不大,但病史中有类似关节症状等情况时需重点检测该指标来辅助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五、抗核抗体(ANA)
1.意义:ANA是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率可高达95%以上,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部分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也可能出现ANA阳性,年龄较大的人群ANA阳性率可能相对稍高,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较多,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可能影响ANA检测结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ANA情况。
六、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
1.意义: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高的特异性,尤其是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该抗体阳性率较高,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特异性影响不大,病史中有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的人群需检测该指标来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度。
七、补体水平
1.意义:补体C3、C4等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常发生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补体水平通常降低,而在其他一些风湿病中也可能出现补体异常,年龄较小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可能发展较快需关注补体变化,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对多些,生活方式中不规律作息等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导致补体异常,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情况需监测补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