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的检查
过敏性休克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体格检查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黏膜;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清学检查;其他辅助检查有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或CT检查,儿童及特殊病史患者检查需特殊注意。
一、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过敏性休克患者常出现心率增快,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一般可通过心电图等设备连续监测心率变化。
血压:多数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舒张压也会相应降低,这是由于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
呼吸: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是因为气道黏膜水肿等原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频率加快。
2.皮肤黏膜检查:
皮肤颜色: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绀等,面色苍白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布,皮肤供血减少;发绀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皮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疹表现,这是过敏反应在皮肤的典型表现,与过敏原引起机体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有关。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重要细胞,在过敏状态下,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生、释放增加,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一般正常成人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过敏性休克时可高于此范围。
2.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E检测:如果怀疑是由特定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检测特异性IgE。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检测血清中针对青霉素的特异性IgE,若结果阳性,提示患者对青霉素处于致敏状态。特异性IgE是机体受到过敏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它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会触发过敏反应。
组胺及类胰蛋白酶检测:组胺是过敏反应中重要的介质,过敏性休克时血清组胺水平升高。类胰蛋白酶是肥大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过敏性休克发生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也会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可出现心率失常等改变,如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引起的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影响了心脏的电活动。例如,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而过敏介质对心肌的直接作用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可能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
2.动脉血气分析:
可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由于过敏性休克导致的通气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同时,机体无氧代谢增加,可导致乳酸升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动脉血pH值降低,碳酸氢根等指标异常。
3.胸部X线或CT检查:
在怀疑有喉头水肿等气道梗阻情况时进行。胸部X线可能发现喉头软组织增厚等表现,CT检查对于喉部结构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喉头水肿及其严重程度。喉头水肿是过敏性休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气道狭窄甚至窒息,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评估病情。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在检查过程中需更加注意安抚患儿情绪,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时,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方法,避免因患儿不配合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在检查时要更加警惕过敏性休克再次发生的可能,提前做好急救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