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暑有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症状,处理方法包括脱离高温环境、降温处理(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及及时就医,婴儿和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活动量大出汗多的宝宝、有基础疾病的宝宝需特殊注意,分别因自身调节能力弱、易出汗未及时补充休息、基础疾病致代偿能力下降易中暑。
一、宝宝中暑的症状
1.轻度中暑症状:宝宝可能会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发烫、口渴、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表现,此时宝宝的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宝宝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开始出现散热不畅,机体功能开始受到影响,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散热,但还处于相对较轻的阶段。
2.中度中暑症状:宝宝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可达38.5-40℃,除了上述轻度中暑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情况,皮肤可能开始干燥无汗,这是因为机体的散热机制部分失调,体温调节功能受到更明显的干扰,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异常变化。
3.重度中暑症状:宝宝体温可能超过40℃,出现惊厥、昏迷、抽搐等严重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循环衰竭,如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这时候宝宝的身体重要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体温调节中枢等功能几乎完全紊乱,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二、宝宝中暑的处理方法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宝宝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阴凉处、树荫下等,让宝宝平躺,解开宝宝的衣物,以利于散热。因为高温环境是导致宝宝中暑的根源,及时脱离可以阻止宝宝继续受热,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降温处理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温。也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热贴,退热贴中的成分可以持续散热。一般每隔10-15分钟擦拭一次,直到宝宝体温有所下降。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要注意避免擦拭时间过长导致宝宝受凉。
补充水分:如果宝宝还能配合饮水,要少量多次给宝宝喝一些清凉的淡盐水,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盐分。但如果宝宝出现呕吐、昏迷等情况,不要强行喂食,以免发生呛咳。
3.及时就医:如果宝宝中暑症状较重,如出现高热不退、惊厥、昏迷等情况,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因为重度中暑可能会对宝宝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及时送医可以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三、不同人群(宝宝)的特殊注意事项及原因
1.年龄因素:婴儿和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比年长儿更容易中暑。所以在高温天气下,要格外注意婴儿和幼儿的护理,尽量避免带他们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充分的防晒和降温措施,如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给宝宝穿轻薄透气的衣物等。原因是婴儿和幼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在高温环境中更难以维持体温的稳定,容易出现体温过高的情况。
2.生活方式:如果宝宝平时活动量大,出汗多,在高温天气下更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家长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宝宝的活动量,避免宝宝在炎热的户外长时间玩耍。因为活动量大时宝宝出汗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就容易导致中暑。
3.病史因素:如果宝宝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中暑,且病情可能会加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家长在高温天气下要更加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尽量减少宝宝处于高温环境的时间。原因是基础疾病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功能,在高温环境下身体的代偿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中暑及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