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会在骨骼发育、肌肉运动功能、免疫功能、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且对婴儿期、儿童期等不同人群及有特殊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人群有特殊影响,具体表现为骨骼发育多方面异常、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降低、对心理健康有影响以及不同人群面临相应特殊危害
一、骨骼发育异常方面
佝偻病会导致骨骼发育出现多方面异常。首先是头颅部位,患儿可能出现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表现为颅骨薄软,用手指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有乒乓球样感觉;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双侧突出,头颅变成方盒样;前囟闭合延迟,正常婴儿前囟在1-1.5岁闭合,佝偻病患儿可能延迟至2-3岁闭合。其次是胸部,6个月以上婴儿可能出现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以第7-10肋明显;还可出现鸡胸或漏斗胸,影响胸廓正常形态,进而影响呼吸功能等;会导致脊柱后凸或侧弯,影响身体的正常姿势和脊柱的生理功能。在四肢,6个月以上婴儿腕、踝部可形成钝圆形及环形隆起,称为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开始站立行走后,下肢长骨难以支撑体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如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外观,进而可能影响其心理发育。
二、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方面
由于佝偻病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患儿肌肉肌张力低下,表现为坐、立、行等运动发育落后。例如,正常婴儿6个月能独坐,8个月会爬,1岁左右会走,而佝偻病患儿可能相应月龄不能达到这些运动发育指标。同时,由于骨骼病变导致的骨骼畸形等,也会进一步限制肌肉的正常运动,使得患儿运动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发展。
三、免疫功能降低方面
佝偻病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会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因为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削弱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得患儿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反复的感染又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形成恶性循环。
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尤其是出现明显骨骼畸形的患儿,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例如,O型腿、X型腿等外观上的异常可能会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等,对其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心理上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干预,可能会伴随患儿较长时间,影响其整体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
五、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婴儿期:婴儿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佝偻病对婴儿骨骼的影响最为直接和严重,若不及时干预,会严重阻碍正常的骨骼形态发育,进而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而且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频繁患病,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进程。
儿童期:儿童期骨骼仍在不断发育完善,佝偻病导致的骨骼畸形等问题如果持续存在,会对儿童的身体外观和运动功能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同时心理方面的影响也可能逐渐显现,需要家长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心理支持。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对于户外活动较少的儿童,由于接触阳光的机会少,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更容易发生佝偻病,进而面临上述多种危害。因此这类儿童更需要注意通过饮食等途径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儿童本身有影响钙磷代谢的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那么发生佝偻病的风险更高,且佝偻病带来的危害可能会更加严重,需要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密切关注钙磷代谢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及其相关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