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慢性和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病程短(3周内),以咳嗽咳痰为主,胸部X线多无异常或仅肺纹理增粗,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治疗为对症和抗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每年发病持续3月,连续2年或以上),有长期反复咳嗽咳痰等,X线后期有肺纹理增粗等,血常规发作期白细胞等升高,肺功能后期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发作期控制感染等,缓解期增强体质预防复发,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和治疗有差异。
一、病程时长区分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病程较短,一般在3周以内。多是由病毒、细菌等感染短期内引发气道炎症,起病较急,症状相对来得快。例如常见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一般感染后数天内就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临床上规定为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多是由于长期的有害因素刺激,如长期吸烟、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化学物质等,导致气道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情呈缓慢进展态势。比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刺激后,逐渐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表现。
二、症状表现特点区分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起初多为干咳,随后可伴有白色黏液痰或脓痰。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能仅有低热、乏力等,多在1-3周内随着炎症消退而逐渐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明显,有时可伴有喘息;成年人则主要以咳嗽、咳痰的呼吸道症状为主。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间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尤其是合并哮喘的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可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差异,症状表现轻重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区分
急性支气管炎:胸部X线检查大多无异常表现,或仅见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慢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明显;血常规检查在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肺功能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下降等。不同年龄患者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上可能因为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一些差异,比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下降可能更为明显。
四、治疗原则区分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包括止咳、祛痰、平喘等,如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咳嗽咳痰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情况选用抗生素抗感染。一般经过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康复。不同年龄患者在药物选择上需考虑其特殊性,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用药需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安全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为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缓解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选用抗生素;祛痰镇咳药物缓解症状;平喘药物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期可通过适当锻炼、加强营养等提高机体抵抗力。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其身体机能,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问题,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