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咳嗽为常见症状,由气道炎症等因素引起,有特定表现特点,诊断需综合多方面依据并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包括避免诱因、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引起支气管哮喘咳嗽的因素
1.气道高反应性: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高反应性,如冷空气、花粉、尘螨等,这些刺激因素会诱发气道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引起咳嗽。例如,有研究表明,接触冷空气后,哮喘患者气道平滑肌收缩,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发作。
2.炎症介质释放:哮喘发作时,炎症细胞会释放如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炎症,刺激气道神经,引发咳嗽。
3.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导致咳嗽症状加剧。因为感染会破坏气道黏膜屏障,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支气管哮喘咳嗽的表现特点
1.咳嗽性质:多为刺激性干咳,有时可伴有少量白痰。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较为常见。
2.发作诱因:容易在接触过敏原、运动、冷空气等情况下诱发咳嗽发作。例如,运动后哮喘患者常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运动时气道通气量增加,冷空气进入气道刺激所致。
支气管哮喘咳嗽的诊断与鉴别
1.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症状(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急等)、病史(家族哮喘史等)、体征(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等)以及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来明确诊断。例如,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持哮喘的诊断。
2.鉴别诊断:需与慢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相鉴别。慢性支气管炎多有长期吸烟史,咳嗽、咳痰症状更为突出,每年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以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多有反酸、烧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且咳嗽与进食关系密切;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
支气管哮喘咳嗽的治疗原则
1.避免诱发因素: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减少接触冷空气,在寒冷季节注意保暖等。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等)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抗炎作用减轻气道炎症,从而缓解咳嗽症状;β受体激动剂能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咳嗽等症状;白三烯调节剂则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来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3.非药物治疗:对于病情稳定期的患者,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不同人群支气管哮喘咳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支气管哮喘咳嗽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更为密切,且儿童的气道更狭窄,咳嗽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儿童接触毛绒玩具等可能的过敏原;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且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哮喘患者咳嗽可能不典型,常以胸闷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3.女性患者: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哮喘病情,导致咳嗽等症状波动。在月经前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加重气道炎症,引起咳嗽加重;妊娠期哮喘患者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