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如何诊断
呼吸衰竭诊断依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影像学、肺功能等。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气分析中PaO<60mmHg是必要条件,PaCO>50mmHg伴PaO<60mmHg为Ⅱ型,单纯PaO<60mmHg为Ⅰ型,pH反映酸碱平衡;影像学助明原发病因;肺功能检慢性者评估基础病,儿童检用特殊法。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可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可表现为呼吸急促,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原有呼吸困难基础上进一步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呼吸衰竭时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这是因为儿童胸廓相对较软,呼吸肌力量较弱,呼吸困难时更易出现这些体征;老年人呼吸衰竭时呼吸困难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观察。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往往提示病情变化。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在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但需要注意,重度贫血患者可能发绀不明显,而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绀可能较明显,这与年龄、基础疾病导致的血红蛋白含量等因素有关。
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吸衰竭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呼吸衰竭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这与神经系统的老化以及基础疾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等有关。
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PaO):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标。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情况下,PaO<60mmHg是诊断呼吸衰竭的必要条件。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PaO可能长期低于正常,但如果急性加重时PaO进一步降低则提示呼吸衰竭加重。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PaO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PaO正常范围较宽,随着年龄增长,PaO会逐渐降低,老年人PaO可能在55-80mmHg左右,若低于60mmHg则需考虑呼吸衰竭可能。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PaCO>50mmHg,同时伴有PaO<60mmHg,可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单纯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则为Ⅰ型呼吸衰竭。PaCO升高提示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常见于肺泡通气不足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对二氧化碳潴留的耐受能力不同,儿童和年轻人对二氧化碳潴留的耐受相对较好,老年人由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等原因,更易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等。
pH值:可反映酸碱平衡情况。呼吸衰竭时,若出现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若同时合并代谢性因素,pH值变化需综合判断。例如,急性呼吸衰竭时,若PaCO迅速升高,pH值明显降低,提示病情严重;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pH值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存在酸碱失衡。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因。例如,肺炎患者可出现肺部浸润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见肺纹理增粗、肺气肿等表现;肺栓塞患者可发现肺动脉栓塞的相应影像学改变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受其生理结构和基础疾病的影响,儿童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人肺部基础疾病较多,影像学表现可能更复杂。
肺功能检查: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基础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了解气流受限程度等。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的配合,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如使用儿童专用的肺功能仪进行检测,以获取准确的肺功能指标,从而辅助诊断呼吸衰竭及评估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