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症状,运动性抽动包括简单运动性抽动(如眨眼、耸鼻等)和复杂运动性抽动(如冲动触摸、奇怪步态等);发声性抽动包括简单发声性抽动(如清嗓子等)和复杂发声性抽动(如说污言秽语等),还伴有共病症状(如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且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
一、运动性抽动症状
1.简单运动性抽动:多表现为快速、突然、短暂的单一肌肉或肌群抽动,常见的有眨眼,孩子会频繁不自主地眨眼,可能在数秒钟内多次重复;还有耸鼻,表现为鼻部肌肉的快速收缩动作;另外还有点头、摇头等头部运动性抽动,以及肩部快速耸动等肩部肌肉的抽动情况。这些简单运动性抽动往往开始较轻微,容易被家长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逐渐加重。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通过这些简单的运动性抽动来释放身体的不适感,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出现的简单运动性抽动部位会有所差异,一般学龄前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头部相关的简单运动性抽动。
2.复杂运动性抽动:是相对复杂的、有目的的动作行为。例如孩子可能会出现类似冲动性的触摸动作,如突然伸手触摸周围的物体;还可能出现较复杂的步态异常,如奇怪的走路姿势;或者出现模仿动作,模仿他人的一些动作等。复杂运动性抽动的表现更为多样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是不自主的异常行为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复杂运动性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有所变化,在青春期前的儿童中较为常见,且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以及个体的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二、发声性抽动症状
1.简单发声性抽动:主要表现为简单的发声动作,如清嗓子,孩子会不自主地发出“吭吭”的清嗓子声音;还有吸鼻声,表现为鼻腔发出的异常吸气声音;以及单纯的咳嗽声等。这些简单发声性抽动往往突然出现,频率不一。在学龄期儿童中较为常见,由于孩子处于学习和社交的阶段,简单发声性抽动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课堂上频繁清嗓子可能会引起周围同学的注意和异样眼光,从而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2.复杂发声性抽动:表现为有意义的词语、句子,甚至是秽语等。比如孩子可能会不自主地说出一些污言秽语,这是比较严重的复杂发声性抽动表现。复杂发声性抽动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病情相对较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在青春期的孩子中也时有发生,由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逐渐成熟,复杂发声性抽动带来的心理冲击可能更大,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心理支持。
三、其他相关症状
1.共病症状:很多抽动症患儿可能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例如孩子在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干扰,课堂上小动作较多等。还有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强迫症,出现一些重复的、刻板的行为和思维,如反复检查物品是否摆放正确,反复洗手等。这些共病症状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功能,需要综合进行评估和干预。不同年龄的患儿共病症状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婴幼儿期可能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异常多动等情况,而学龄期和青春期则更多体现在学习、社交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2.心理行为影响:抽动症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孩子出现不自主的抽动和发声症状,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嘲笑和误解,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例如在学校中,其他孩子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抽动症状而疏远他,这会使孩子产生孤独感,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不同,婴幼儿期可能更多表现为情绪上的不稳定,而学龄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则更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