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和水痘在病原体、临床表现、传染性及传播途径、疾病预后、预防措施等方面存在区别,特殊人群也需注意相关事项。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潜伏期1014天,前驱期高热等,发疹后留永久性瘢痕,传染性极强属甲类传染病,曾靠疫苗接种被消灭。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潜伏期1221天,皮疹向心性分布,一般不留瘢痕,传染性强属丙类传染病,可接种疫苗预防。儿童是水痘高发人群,防搔抓及继发感染;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影响胎儿;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易成重症,这几类特殊人群接触水痘患者后都需及时就医评估或采取预防措施。
一、天花和水痘不一样,它们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1.病原体: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这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归属于疱疹病毒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两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等存在差异,决定了它们引发疾病的不同特点。
2.临床表现:天花的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前驱期可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之后进入发疹期,皮疹先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之后变为疱疹、脓疱,脓疱结痂脱落后会留下永久性瘢痕。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起病较急,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发于头面部、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发展迅速,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成疱疹,疱液清亮,疱壁薄易破,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3.传染性及传播途径:天花传染性极强,是甲类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在人口密集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水痘传染性也强,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液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造成暴发流行。
4.疾病预后:天花病情严重,重型天花病死率可高达20%50%,即使治愈也常留有严重的瘢痕,如面部的麻点等,还可能导致失明、肢体残疾等严重并发症。水痘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在12周内可自愈,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并发脑炎、肺炎等,只有在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重症水痘,甚至危及生命。
5.预防措施:天花曾经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在198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目前已不再常规接种天花疫苗。水痘可通过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和重症发生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通风等,对预防水痘传播也有重要作用。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水痘后,要注意避免搔抓皮疹,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留下瘢痕。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对于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在接触水痘患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于35天内接种水痘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2.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死胎等。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若不慎接触,需及时告知医生,评估风险。必要时可能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若孕妇在孕早期感染水痘,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综合评估继续妊娠的风险。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人群,感染水痘后易发展为重症水痘,病情凶险。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若接触后,需及时就医,可能需采取抗病毒预防等措施。一旦出现水痘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