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有保守治疗、内镜治疗、开放手术治疗等方式,保守治疗适用于特定小结石患者,需大量饮水并可辅助药物;内镜治疗适用于尿道狭窄小于1cm的结石,术后有相关注意事项;开放手术用于结石大等情况,术后要康复;还有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治疗时的特殊注意事项,需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进行治疗及护理。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尿道结石患者可尝试保守治疗。例如,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以上,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路、促进结石排出的作用,这是基于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较小结石排出的原理,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通过增加饮水来促进结石排出,一般建议分多次饮水,保持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为好。对于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饮水时需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避免加重血糖波动;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饮水速度和量,防止因饮水过多过快引起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
2.药物辅助:可辅助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如坦索罗辛等,其作用机制是松弛尿道平滑肌,有利于结石排出,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病情评估后的合理应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考虑药物代谢及可能的副作用差异,比如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该类药物,老年患者需关注肝肾功能情况等。
二、内镜治疗
1.尿道镜取石或碎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尿道狭窄小于1cm的尿道结石。对于男性尿道结石,可经尿道镜在直视下用取石钳取出较小的结石;若结石较大可采用激光、气压弹道等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后取出。不同性别患者操作时需注意尿道解剖差异,女性尿道短而直,操作相对男性更简便,但也需注意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对于有尿道炎症的患者,需先控制炎症后再进行内镜操作,防止炎症扩散等不良情况。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观察尿道口有无出血、排尿情况等,一般需留置导尿管1-2天,保证尿道引流通畅,减少尿道损伤及感染风险。老年患者术后要加强尿道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因为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风险较高。
三、开放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结石较大、嵌顿严重或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无效的尿道结石患者需行开放手术治疗。例如,尿道结石合并尿道憩室时,多需行开放手术同时处理结石和憩室。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充分评估手术必要性和风险;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手术前要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调整基础疾病至相对稳定状态后再考虑手术。
2.术后康复: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活动,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间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适当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等锻炼。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尿道结石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尿道畸形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更倾向于尽量采用无创或微创方法,如能通过保守治疗或较小创伤的内镜手术解决则避免开放手术。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因为儿童对手术等治疗方式耐受性和理解能力较差,需营造轻松的治疗环境。同时,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营养,在治疗期间要保证营养均衡,但需避免摄入可能加重结石形成的特殊成分食物等。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尿道结石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保守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内镜治疗或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等,确保治疗安全。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要加强康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女性患者:女性尿道结石相对男性少见,治疗时要注意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尿道。在治疗后要特别关注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因为女性尿道短,容易发生感染,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