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腮腺炎有局部症状如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皮肤紧张发亮不发红、有弹性感及触痛,张口咀嚼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多一侧1-4天累及对侧,双侧约占75%,还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隔离休息、饮食调整)、对症治疗(退热、止痛)、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如利巴韦林,需医生评估);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孕妇治疗需多科评估,老年人要监测基础疾病等。
一、成人腮腺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腮腺肿大: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腮腺区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腮腺肿大处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时疼痛加剧。一般一侧腮腺肿大1-4天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其他唾液腺受累:除腮腺外,颌下腺、舌下腺及颈部其他唾液腺也可受累,表现为这些部位的肿胀。
2.全身症状:
发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40℃左右,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持续1-7天不等。
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多数患者会伴有头痛、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由于机体感染腮腺炎病毒后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所致。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而成年人相对症状表现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也有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不健康、既往有免疫缺陷病史等人群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更重,因为其机体的免疫调节等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二、成人腮腺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一旦确诊为腮腺炎,患者应立即隔离,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需要休息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这对于所有成人患者都适用,尤其是有密切接触人群的情况,隔离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对于生活方式较忙碌的成年人,要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因为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恢复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饮食调整: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避免进食酸性、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肿痛。例如可以选择米粥、面条、藕粉等食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成人患者,在饮食调整时还需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且符合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
2.对症治疗:
退热:对于发热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温水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感觉不适时,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而成人在使用退热药物时也应遵循合理原则。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头痛等症状,在退热的同时可能也会缓解头痛症状。
止痛:对于腮腺肿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3.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在发病早期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利巴韦林对于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病史的成人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更要谨慎权衡利弊。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儿童患者:儿童患腮腺炎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隔离措施要确保到位,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且易于消化,对于退热等处理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和护理规范进行,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或不当的护理操作。
孕妇:孕妇感染腮腺炎后,需要特别谨慎治疗。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需要在妇产科医生和感染科医生的共同评估下进行,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物理降温等安全的处理方式可能更常被采用,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患腮腺炎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抗病毒治疗等要更加谨慎,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休息和营养支持对于老年人恢复至关重要,要确保老年人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和充足合理的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