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可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是男性不育常见原因之一。其解剖及发病机制与精索内静脉独特解剖结构、静脉瓣发育不全等有关。临床表现有症状(阴囊坠胀疼痛等)和体征(站立位见阴囊松弛下垂、迂曲静脉团等)。对生育影响是通过多种机制致精子数量等异常。诊断靠体格检查(分三度)、超声检查(精索静脉内径大于2mm等)、精液分析(精子参数异常)。治疗分非手术(阴囊托带等)和手术(有明显症状或精液异常时,显微镜下手术有优势)。不同人群有特点,需关注并据情况采取合适措施。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可导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
一、解剖及发病机制
精索内静脉有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左侧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回流阻力较大;左肾静脉通过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时可能受压,影响精索内静脉回流;此外,精索静脉瓣发育不全、静脉壁平滑肌或弹力纤维薄弱等因素也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有关。
二、临床表现
症状方面: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阴囊坠胀、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下腹部放射,劳累、久站后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还有部分患者会因担心不育等问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体征方面:体检时站立位可发现患侧阴囊明显松弛下垂,可见扩张、迂曲的静脉似蚯蚓团状。触摸时可感觉到曲张的静脉团,平卧后曲张静脉可缩小或消失。
三、对生育的影响
精索静脉曲张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生育。局部温度升高,精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睾丸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血液内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代谢产物反流至睾丸,毒害生精上皮;抑制睾丸的内分泌功能,使睾酮水平降低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畸形率增加,从而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一般站立位体检即可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Ⅰ度:触诊不明显,Valsalva试验(瓦氏试验)可触及曲张静脉;Ⅱ度:站立位可见曲张静脉,但外观不明显;Ⅲ度:阴囊部可见明显曲张的静脉团。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精索静脉的直径、血流情况等。一般认为精索静脉内径大于2mm考虑存在曲张,严重者可达3-4mm甚至更粗,且valsalva试验时可见静脉反流。
精液分析:对于怀疑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生育的患者,精液分析是重要的评估手段,可发现精子参数异常,如精子密度降低、活动力减弱、畸形率升高等。
五、治疗相关
非手术治疗:轻度精索静脉曲张且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阴囊托带、穿紧身内裤等方法,以缓解症状;对于有生育需求但精液参数正常的患者,也可定期随访观察精液情况等。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症状(如疼痛剧烈影响生活、工作)、精液参数异常(如精子质量下降影响生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等,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在保留睾丸动脉及淋巴管方面有一定优势,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等风险。
六、不同人群特点
青少年人群:青少年时期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需要密切关注其阴囊发育情况及精液参数等,若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应根据具体情况早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成年男性:成年男性中精索静脉曲张较为常见,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成年男性,若存在精索静脉曲张且精液异常,应积极考虑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改善生育结局;对于无生育需求但有明显症状的成年男性,可考虑手术缓解症状。
特殊病史人群:有泌尿系统其他疾病病史(如肾脏肿瘤等)可能压迫精索静脉导致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要同时评估原发疾病情况,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同时处理原发疾病。
总之,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男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及对生育等的影响有多方面机制,通过多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或随访观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