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需采取合理安排外出时间、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及时补充水分等措施预防中暑,中暑后适宜饮用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西瓜汁等饮品,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暑后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要转移至阴凉处物理降温、饮用合适饮品并密切观察,老年人要缓慢转移、饮用温和饮品并防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孕妇要转移、饮用清淡饮品且症状重时立即送医。
一、夏天容易中暑的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外出时间:尽量避免在气温最高的时段(通常是10:00-16:00)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宽边帽子、涂抹高倍数防晒霜等,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严格控制高温时段的外出活动,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中暑。
2.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在家中或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使用电扇、空调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但要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身体不适。对于婴幼儿,要避免直接吹空调冷风,可适当调整空调风向或使用风扇配合降温。
3.及时补充水分:养成频繁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多喝一些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减少饮水量,但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二、夏天中暑后适宜饮用的饮品
1.淡盐水:中暑后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淡盐水可以补充水分和流失的钠离子等电解质。每500毫升水中加入约1.5克盐,这样的淡盐水能够快速补充身体所需的电解质,缓解因中暑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淡盐水,因为过多摄入盐分可能会加重血压负担。
2.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将绿豆煮成汤,既可以补充水分,又能利用绿豆的特性帮助身体散热。绿豆汤中还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支持。儿童饮用绿豆汤时,要注意煮得软烂一些,避免绿豆过硬导致消化不良。
3.酸梅汤:酸梅汤由乌梅、山楂、甘草等食材熬制而成,具有生津止渴、消暑开胃的作用。其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可以刺激唾液分泌,缓解中暑引起的口渴症状,同时其清凉的口感也能让人感觉舒适。对于患有糖尿病等特殊疾病的人群,自制酸梅汤时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添加量,可选择使用代糖等替代品。
4.西瓜汁:西瓜含水量高,约为90%以上,饮用西瓜汁可以补充因中暑丢失的大量水分。同时,西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暑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西瓜汁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饮用;儿童饮用时也要适量,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导致腹泻等问题。
三、特殊人群中暑后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中暑风险较高。如果儿童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饮用饮品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如稀释后的淡盐水或适量的绿豆汤,避免给儿童饮用过凉的饮品,以防引起胃肠道不适。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若症状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中暑后恢复能力较差。老年人中暑时,要缓慢移动其到阴凉处,避免快速搬动加重心脏负担。饮用饮品时应选择温和的,如温的绿豆汤或淡盐水,避免饮用冰镇饮品。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中暑可能会诱发这些疾病加重,所以在采取降温措施的同时,要及时联系医疗人员进行专业救治。
3.孕妇:孕妇中暑后要特别小心,首先将孕妇转移到凉爽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饮用饮品时可以选择清淡的绿豆汤或少量的淡盐水,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多导致水肿等问题。由于孕妇的特殊性,中暑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所以一旦发现孕妇中暑症状较重,如出现高热、昏迷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