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节表现和关节外表现,关节表现有晨僵(晨起或休息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超1小时意义大,持续时间反映病情活动程度)、关节疼痛与肿胀(多对称、持续,部位常见手、足、膝等关节,与多种因素有关)、关节畸形(晚期出现,因软骨、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受损致结构改变,不同年龄畸形情况有差异);关节外表现包括类风湿结节(较特异皮肤表现,多在关节隆突等部位,提示病情活动期,不同年龄发生率不同)、类风湿血管炎(全身多系统表现,病情严重,年龄大、病程长风险高)、肺受累(间质性肺疾病等,与自身免疫炎症有关,吸烟患者风险可能增加)、心脏受累(心包炎等,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年龄大且病情控制不佳风险高)、血液系统受累(贫血、血小板增多,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
晨僵:患者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的现象,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者意义较大。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渗出增加等有关,持续时间长短常反映病情活动程度。例如,病情活动时晨僵时间可能较长,而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后晨僵时间会缩短。不同年龄患者晨僵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可能因关节退变等基础问题,晨僵感受可能更明显。
关节疼痛与肿胀:多呈对称性、持续性疼痛,但时轻时重。疼痛部位常见于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也可累及足趾、膝关节等其他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周围组织水肿等引起,关节局部可出现肿胀、压痛。在性别方面,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时,关节疼痛肿胀的表现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总体临床特征与男性无本质区别。对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劳作或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患类风湿关节炎时关节疼痛肿胀可能更早出现或症状更明显。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时需高度警惕。
关节畸形:病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常见的有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关节畸形是由于关节软骨、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组织受损,导致关节结构改变所致。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长期病情迁延不愈,关节畸形发生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畸形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发生严重关节畸形影响生长发育的可能。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关节鹰嘴突附近、腕部、跟腱等处。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压痛。其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理基础是局部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类风湿结节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不同年龄患者类风湿结节的发生率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成年患者中相对常见,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结节较少见。
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全身各个系统,表现多样,如皮肤出现紫癜、溃疡,眼部可出现巩膜炎、葡萄膜炎,神经系统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等。类风湿血管炎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之一,其发生与血管壁的炎症及免疫损伤有关。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类风湿血管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长期的炎症反应更容易导致血管的损伤。
肺受累: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结节样改变、胸膜炎等。间质性肺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炎较常见的肺受累形式,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肺受累的发生与自身免疫介导的肺部炎症反应有关,对于长期吸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受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吸烟会加重肺部的炎症损伤。
心脏受累: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心包炎较为常见,患者可有心前区疼痛、心悸等表现,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异常。心脏受累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年龄较大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心脏受累的风险相对较高。
血液系统受累:可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慢性炎症有关;还可出现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可能与疾病的炎症活动相关。对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系统受累可能会影响整体健康状况,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