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有多种症状和表现,包括胸痛(突然发生、刺痛或牵拉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咳嗽(刺激性、无痰或少量黏液痰等)、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增多时压迫肺组织致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等)、发热(多为低热、部分高热等)以及全身症状(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患者表现各有特点。
特点: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为突然发生,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疼痛部位多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可发生在胸部的一侧,随着呼吸运动和咳嗽而加重。例如,当炎症累及胸膜的某一局部时,呼吸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就会引发疼痛,且在咳嗽或深呼吸时这种疼痛会明显加剧。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胸痛表现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疼痛性质,需仔细观察其呼吸、活动等情况来判断。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在胸痛表现上无本质区别。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过度劳累等可能增加胸膜炎发生胸痛的风险,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肺部和胸膜的状态,诱发炎症反应导致胸痛。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肺炎、肺结核等,发生胸膜炎时胸痛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可能与基础疾病的症状相互混淆。
咳嗽
特点:也是胸膜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刺激性咳嗽,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咳嗽的产生是由于炎症刺激胸膜,引起反射性咳嗽。儿童患胸膜炎时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且由于儿童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症状来判断。女性在怀孕期间患胸膜炎,咳嗽需格外谨慎,因为剧烈咳嗽可能影响胎儿,所以要及时就医评估。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患胸膜炎出现咳嗽的几率可能增加。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发生胸膜炎时咳嗽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较难控制。
呼吸困难
特点:当胸膜炎引起胸腔积液时,随着积液量的增多,会压迫肺组织,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少量积液时,呼吸困难可能不明显,仅在活动后稍感气短;随着积液量增加,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即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胸膜炎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需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频率和深度。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相对较弱,胸膜炎引起呼吸困难时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处理。女性患者在月经期或妊娠期患胸膜炎,呼吸困难可能因身体生理状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妊娠期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肺部的空间,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胸膜炎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为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差。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胸膜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相互干扰,需要仔细鉴别。
发热
特点:胸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是胸膜炎症反应导致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儿童患胸膜炎时发热情况可能较为多样,部分儿童可能以低热为主,而有的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女性在围绝经期患胸膜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发热表现可能与平时有所不同,需要综合判断。生活方式中,经常熬夜、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胸膜炎时更容易出现发热且发热可能相对顽固。有结核病史的患者,患结核性胸膜炎时往往会出现长期低热的情况,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相鉴别。
全身症状
特点: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胸膜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会消耗机体的能量,影响患者的整体状态。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男性患者如果本身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患胸膜炎时全身症状可能会加重。女性患者在产后或更年期,由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患胸膜炎时全身症状也可能较为突出。生活方式中,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患胸膜炎时全身症状会更加显著,因为其本身机体储备能力差,难以应对炎症带来的消耗。有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等,患胸膜炎时全身症状可能相互影响,使病情恢复更加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