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起病隐匿,症状进行性加重,肺功能呈持续气流受限;哮喘可始于任何年龄,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有过敏史,症状发作性,肺功能呈可逆性气流受限,二者在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影像学等方面有不同表现,儿童、老年人、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史方面
慢阻肺: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暴露史,起病隐匿,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病史中常可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情况。例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咳嗽、咳痰且活动后气促加重,要考虑慢阻肺可能。
哮喘:可始于任何年龄,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往往有家族过敏史或个人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等,症状具有发作性,多在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等诱因后发作,缓解后可无明显不适。比如儿童接触花粉后突然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缓解后如常人,需考虑哮喘可能。
二、症状表现方面
慢阻肺: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初为间断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不显著;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发作间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三、体征方面
慢阻肺: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哮喘: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不出现,后者称之为“沉默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
四、肺功能检查方面
慢阻肺:主要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FVC<0.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增高,肺活量(VC)减低,RV/TLC增高。
哮喘:主要特征是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即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呼气峰流速(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五、影像学检查方面
慢阻肺: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CT检查可见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大疱等改变。
哮喘:X线检查在缓解期可无异常,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胸部CT检查可见支气管壁增厚、黏液阻塞等,但特异性不如慢阻肺的影像学表现典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哮喘和慢阻肺需注意与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疾病鉴别,儿童哮喘多有过敏相关病史,肺功能检查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而儿童慢阻肺相对少见,多与遗传或严重肺部感染等特殊病史有关,需结合详细病史、肺功能等综合判断。儿童哮喘在治疗上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平喘药物,且要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儿童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更需谨慎,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慢阻肺和哮喘有时鉴别较困难,老年人哮喘可能因长期吸烟等因素表现不典型,需详细询问病史,注重肺功能等客观检查。老年人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等,选择对脏器影响小的治疗方式,慢阻肺老年人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哮喘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接触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
女性:女性哮喘可能与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有关,在鉴别诊断时需考虑这些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女性使用某些药物治疗时需注意对生殖系统等的潜在影响,要综合评估治疗的益处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