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局部感染表现如不同部位原发感染灶的相应表现,器官功能损害表现如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的异常,还有皮疹、关节症状等其他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生理状态等的患者在各表现上有不同特点或需注意事项。
一、全身症状
1.发热: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表现,可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8.5℃以上,部分患者也可能为低热,但相对较少见。发热机制主要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等致热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发热。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败血症时发热可能更为突出且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下降,发热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寒战:多在发热前出现,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刺激机体,引起外周血管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从而导致寒战。这一表现在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儿童可能因寒战引起不适而哭闹不安,老年人则可能因寒战导致能量消耗增加,需注意营养补充。
3.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同时炎症反应消耗大量能量,以及毒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全身不适表现。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在败血症时乏力症状更为明显,而经常运动的人可能相对能耐受一段时间,但总体都会影响日常生活。
二、局部感染表现
1.原发感染灶:不同部位的原发感染灶有不同表现。如皮肤软组织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能有脓肿形成;肺部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肺部听诊可能有异常啰音;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能发现异常。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感染,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感染可能更难控制且易扩散;老年人如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引发败血症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格外警惕。
三、器官功能损害表现
1.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这是因为感染及毒素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频率改变。儿童由于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败血症时呼吸急促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易进展为呼吸衰竭,需密切监测呼吸情况;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发生败血症时呼吸系统症状可能加重,要注意与基础疾病相鉴别。
2.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其机制是病原体毒素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脏功能受到影响等。在不同性别中,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发生败血症时,循环系统表现可能因妊娠相关生理变化而有所不同。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发生败血症,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等,加重循环系统损害。
3.神经系统:可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感染毒素等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败血症时神志改变可能更为敏感,需及时评估和处理;老年人如有脑血管基础病史,发生败血症导致神志改变时,预后可能更差,要注意加强神经系统监测。
4.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感染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以及炎症刺激胃肠道黏膜。对于有消化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发生败血症,可能加重胃肠道症状,甚至导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四、其他表现
1.皮疹:部分败血症患者可出现皮疹,如瘀点、瘀斑等,多见于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是由于细菌侵犯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炎和血栓形成,导致皮肤出血。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发生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时皮疹出现相对较典型,而老年人可能皮疹表现不典型,需仔细观察。
2.关节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可能与细菌累及关节引起炎症反应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有基础病变的人群,发生败血症时关节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且影响更大,需注意保护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