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存在多方面障碍,包括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如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发育明显落后)、姿势异常(头后仰、四肢扭曲等,手足徐动型脑瘫肢体扭曲)、智力障碍(约2/3患儿不同程度智力低于正常,影响学习认知)、语言障碍(说话延迟、发音不清等,与语言中枢或肌肉运动不协调有关)、癫痫发作(约1/3-1/2患儿合并,形式多样,影响脑部功能)、视觉障碍(斜视、视力低下等,影响环境观察认知)、听力障碍(相当比例患儿伴有,影响语言发育和交流)。
一、运动障碍
脑瘫患儿常存在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比如正常婴儿3个月时能抬头,而脑瘫婴儿可能不能达到此发育水平。肌张力异常也是常见表现,可分为肌张力增高、降低或混合性改变。肌张力增高的患儿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降低的患儿则肢体松软,缺乏正常的肌肉张力支撑。例如痉挛型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患儿常出现尖足、剪刀步等异常姿势,这是由于锥体束受损导致的,多见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其运动功能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在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方面会表现出明显障碍。
二、姿势异常
由于肌肉张力的不平衡以及运动发育的异常,脑瘫患儿会出现各种异常姿势。常见的有头后仰、四肢扭曲、角弓反张等。比如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常常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的缓慢运动,肢体呈现出扭曲的姿势,在保持体位时姿势不稳定,随意运动时也难以控制。这些异常姿势会随着患儿的成长逐渐固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身体形态和运动功能,不同年龄的患儿由于身体发育阶段不同,姿势异常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都偏离正常的人体姿势形态。
三、智力障碍
约有2/3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智力低于正常水平。一些患儿可能只是轻度智力落后,而有些则是中重度智力障碍。智力障碍的程度会影响患儿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在儿童时期,智力发育落后会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语言理解和表达等方面落后于同龄儿童。例如,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理解简单的指令,而脑瘫伴智力障碍的儿童可能到相应年龄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指令,这与脑部的损伤导致神经发育受影响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智力障碍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会根据其脑部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发育阶段而有所不同。
四、语言障碍
很多脑瘫患儿伴有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延迟、发音不清、语言表达困难等。有的患儿可能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无法进行流畅的语言交流。这是因为语言中枢受到影响,或者由于口腔、咽喉等部位的肌肉运动不协调导致。比如痉挛型脑瘫患儿可能由于口唇肌肉张力过高,影响发音的清晰度;而智力障碍同时存在的患儿,语言障碍往往更为严重。不同年龄的患儿语言障碍的表现不同,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主要表现为不能正常发出语音,而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能在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逻辑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五、癫痫发作
约有1/3-1/2的脑瘫患儿合并癫痫,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包括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等。癫痫的发生与脑部的异常放电有关,脑瘫导致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容易引发癫痫。癫痫发作会对患儿的脑部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影响其神经发育和整体健康状况。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癫痫发作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婴儿期可能表现为痉挛发作等特殊形式,而儿童期可能出现全身性大发作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并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六、视觉障碍
部分脑瘫患儿存在视觉障碍,如斜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低下等。视觉障碍会影响患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认知,进而影响其运动功能的发展和学习能力。例如,斜视的患儿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会导致深度perception障碍,影响其在空间中的定位和运动协调性。不同年龄的患儿视觉障碍的表现程度和类型可能因脑部损伤累及视觉相关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七、听力障碍
也有相当比例的脑瘫患儿伴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会影响患儿对语言等信息的接收,进一步阻碍其语言发育和与外界的交流。听力障碍的程度不同,对患儿的影响也不同,轻度听力障碍可能只是影响对一些细微声音的感知,而重度听力障碍则可能导致患儿几乎无法正常接收外界声音信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听力障碍会干扰其语言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听力评估和相应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