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等表现。慢性咳嗽因气道分泌物刺激、结构改变及炎症致气道高反应;大量脓痰与黏膜炎症致黏液腺增生及体位改变有关;反复咯血是因血管受炎症侵蚀致血管瘤破裂等;呼吸困难与气道狭窄、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有关;反复肺部感染是因分泌物引流不畅、防御功能减弱,且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
一、慢性咳嗽
1.表现特点:多数患者有慢性咳嗽,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支气管扩张症较常见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咳嗽通常与气道内的分泌物刺激有关,由于支气管扩张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分泌物不易排出,持续刺激气道引发咳嗽。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咳嗽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需关注其咳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吸烟史的患者咳嗽可能因吸烟进一步刺激气道而加重。
2.相关机制:支气管扩张时,气道黏膜受损,纤毛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痰液清除能力下降,痰液积聚刺激支气管黏膜神经末梢,引起咳嗽反射。长期的炎症刺激使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也会加重咳嗽症状。
二、大量脓痰
1.表现情况:患者每日可咳出大量脓痰,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一般来说,晨起及傍晚体位变动时痰量较多。例如,患者平卧时可能痰液积聚在支气管内,改变体位后,痰液流动刺激支气管引起更多痰液排出。不同年龄患者痰量可能不同,儿童患者由于气道相对较细,大量脓痰可能更易导致气道堵塞;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期,可能因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对脓痰的排出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痰量较多且与体位相关。
2.形成原因:支气管扩张部位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导致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分泌大量黏液,同时由于感染等因素,痰液中含有大量细菌等病原体成分,使痰液变得黏稠且量多。当体位改变时,支气管内的痰液流动,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
三、反复咯血
1.咯血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咯血,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出现大口咯血。咯血的发生与支气管扩张部位的血管受到炎症侵蚀有关,扩张的支气管周围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不同年龄患者咯血风险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咯血可能因气道较窄更容易导致气道堵塞,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老年患者血管弹性下降,咯血后止血相对困难。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若处于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咯血可能对母婴产生更复杂的影响。
2.出血机制:支气管扩张导致病变部位的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扩张、扭曲,形成血管瘤,在炎症等因素作用下,血管瘤破裂引起咯血。炎症还会破坏支气管黏膜下的血管壁,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出血。
四、呼吸困难
1.表现及程度: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病变范围和肺功能受损程度有关。轻度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而重度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可感到呼吸困难。不同年龄患者对呼吸困难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患者活动量相对较大,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影响其活动能力;老年患者心肺功能本身较弱,呼吸困难会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如穿衣、行走等基本活动。性别因素一般不直接导致呼吸困难程度的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阶段可能因身体机能变化对呼吸困难的感受有所不同。
2.发生原理:支气管扩张导致气道狭窄、通气功能障碍,同时肺部的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另外,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肺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加重了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使呼吸困难症状加重。
五、反复肺部感染
1.感染表现:患者易出现反复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加剧、脓痰量增多、胸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感染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复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感染症状相对更严重等;老年患者反复感染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表现,但女性患者在经期等免疫力相对较低时可能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2.感染原因: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引流不畅,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扩张的支气管破坏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使局部的防御功能减弱,更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