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症状表现有哪些
女性尿道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异常(脓性分泌物、黏液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及其他相关表现(下腹部不适、血尿),不同情况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特点,如育龄女性易因尿道短直尿频,妊娠期女性淋病奈瑟菌感染尿道炎易现脓性分泌物等。
一、尿路刺激症状
尿频:女性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频现象,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尿道炎患者可能白天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也会有2次以上排尿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尿道黏膜,使尿道黏膜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稍有尿液刺激就会产生排尿冲动。从年龄因素看,育龄女性由于尿道短且直,更易受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尿道炎导致尿频;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饮水过少、过度劳累等情况会加重尿频症状,因为饮水少会使尿液浓缩,对尿道刺激更明显,过度劳累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利于病原体繁殖引发炎症加重尿频。
尿急:表现为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很难控制。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尿道,使得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无法正常储存尿液,当膀胱内有少量尿液时就会触发强烈的排尿反射。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在性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将细菌带入尿道引发尿道炎,此时尿急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性生活会对尿道产生机械性刺激,进一步加重炎症刺激导致尿急加剧。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样疼痛或刺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觉尿道不适,重者疼痛较为剧烈。尿痛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液通过尿道时刺激受损的黏膜引起疼痛。从病史角度,如果女性既往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结石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增加尿道炎发生的风险,同时也会使尿痛症状更加复杂,因为结石本身也可能导致排尿疼痛,与尿道炎的尿痛需要鉴别。
二、尿道分泌物异常
脓性分泌物:部分女性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例如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是尿道口有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可能封住尿道口。这是因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尿道后,会引起尿道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分泌大量脓性物质。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和尿道的微生态环境改变,更容易感染淋病奈瑟菌引发尿道炎出现脓性分泌物,而且妊娠期感染淋病奈瑟菌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需要特别重视。
黏液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相对淋菌性尿道炎来说,尿道分泌物多为黏液性。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尿道分泌物量相对较少,呈稀薄黏液状。在青春期女性中,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局部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出现黏液性分泌物,此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减少病原体感染机会。
三、全身症状
发热:严重的尿道炎可能会引起全身发热症状。当病原体感染扩散,引发上尿路感染时,如急性肾盂肾炎(常由尿道炎上行感染引起),女性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老年女性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上尿路感染时发热症状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女性明显,但同样需要重视,因为老年女性一旦发生上尿路感染,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寒战:在发热的同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现象,这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应激反应。当细菌等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时,就会出现寒战。对于糖尿病女性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尿道炎且容易出现全身症状,包括寒战,此时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治疗尿道炎,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感染症状。
四、其他相关表现
下腹部不适: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部隐痛或坠胀不适的感觉。这是因为尿道炎症刺激可能会波及周围组织,如膀胱颈部、盆腔等部位,引起下腹部的牵涉痛。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和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尿道炎,且下腹部不适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雌激素缺乏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黏膜防御功能减弱,炎症更容易扩散引发周围组织不适。
血尿:少数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发红,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出现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在运动后女性中,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尿道黏膜的损伤,从而更容易出现血尿症状,此时需要注意运动强度,运动前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道损伤引发尿道炎及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