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肺肺不张是右肺部分或全部肺组织容积缩小、含气量减少致肺组织塌陷的病理状态,影响通气换气功能。常见病因有气道阻塞(儿童误吸异物、成人痰液黏稠或肿瘤阻塞)和肺部组织受压(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等压迫)。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及胸廓塌陷、呼吸运动减弱等体征。诊断靠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需解除病因(如取出异物、引流积液等)和促进肺复张(呼吸功能锻炼、氧疗等)
一、常见病因
1.气道阻塞
年龄因素:儿童可能因误吸异物导致气道阻塞从而引发右肺肺不张,例如幼儿在玩耍时误将小物件吸入气道;成年人则可能因痰液黏稠、肿瘤等阻塞气道,长期吸烟的人群气道分泌物增多且黏稠度增加,更易发生痰液阻塞气道的情况,有肺部肿瘤病史的患者肿瘤组织可能会阻塞气道引发肺不张。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其气道纤毛运动功能受损,痰液排出困难,增加了气道阻塞的风险;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如进食过快易导致误吸,也可能引发气道阻塞进而导致肺不张。
2.肺部组织受压
病史因素:有胸腔积液、气胸等病史的患者,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能会压迫右肺组织,导致肺不张。例如,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胸腔内压力升高,会压迫右肺使其不能正常扩张。
其他情况:纵隔肿瘤等病变也可能压迫右肺组织,使其发生肺不张,纵隔肿瘤患者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占据纵隔空间,从而对周围的肺组织产生压迫。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轻度肺不张时,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随着肺不张程度加重,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等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成年人则可能更明显地感到气不够用。
咳嗽:患者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咳嗽,咳嗽程度因肺不张的原因和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是气道阻塞引起的,咳嗽可能较为剧烈;如果是肺部受压引起的,咳嗽相对可能较轻。
2.体征表现
胸部体征:患侧胸廓可能会塌陷,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时,肺不张区域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闻及干性啰音或湿性啰音等异常呼吸音。不同年龄的患者胸部体征可能有不同的特点,儿童胸部发育尚未完全,体征可能不如成年人典型。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胸部X线是初步诊断右肺肺不张的常用方法。可以看到右肺相应部位的肺纹理聚集、肺野密度增高、肺叶体积缩小等表现。例如,右肺上叶肺不张时,X线表现为右肺上叶密度增高,水平裂向上移位等。不同年龄的患者X线表现可能因胸廓、肺组织等发育情况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儿童的X线表现相对更难判断,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CT检查:CT检查对于右肺肺不张的诊断更加准确,可以清晰地显示肺不张的部位、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够发现一些较小的病变导致的肺不张,对于鉴别诊断也有重要价值。例如,能够更清楚地显示气道内的异物、较小的肿瘤等病变引起的肺不张情况。
2.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考虑气道阻塞原因引起的右肺肺不张,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的情况,如是否有异物、肿瘤、炎症等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因。在儿童中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儿童气道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和操作方式。
四、治疗原则
1.解除病因
针对气道阻塞:如果是异物吸入导致的右肺肺不张,对于儿童可通过支气管镜将异物取出;对于成年人如果是痰液黏稠阻塞,可通过化痰、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也可通过支气管镜吸痰等操作。有肿瘤阻塞气道的患者,可根据肿瘤的情况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相应治疗措施。
针对肺部受压:如果是胸腔积液引起的右肺肺不张,可根据胸腔积液的量采取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减轻胸腔内压力,使右肺复张;如果是气胸引起的,根据气胸的量采取保守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措施。
2.促进肺复张
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右肺的复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呼吸训练;成年人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吹气球等锻炼方式。
氧疗: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氧疗,纠正缺氧状态。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调整氧流量和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在给儿童吸氧时,要注意氧流量的控制,避免氧浓度过高对儿童肺部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