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尽、尿疼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等病因引起,相关检查有尿液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尿道镜或膀胱镜检查等,治疗原则因病因不同而异,儿童、孕妇、老年男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病因
尿不尽、尿疼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尿路感染:
女性:女性尿道短而直,较男性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性生活、个人卫生不良等因素易诱发。例如,性生活后若不及时清洁,细菌易沿尿道上行感染。
男性:老年男性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导致尿路梗阻,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年轻男性若有不洁性生活史,也可能感染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等引发尿道炎。
不同年龄:儿童若不注意会阴部卫生,也可能发生尿路感染,表现为尿不尽、尿疼,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膀胱炎:
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如大肠埃希菌等。常因膀胱黏膜受到刺激,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出现尿不尽感,同时伴有尿道疼痛。
放射性膀胱炎可见于盆腔放疗患者,因放疗损伤膀胱黏膜引起。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多由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等感染引起,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表现为尿道刺痒、灼痛,伴有尿频、尿不尽。
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有不洁性接触史,尿道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伴尿不尽、尿疼。
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尿不尽、尿疼,还可能伴有血尿、腰腹部疼痛等症状。
不同年龄人群结石成因不同,儿童结石多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有关;成人结石可能与饮食、代谢等因素相关。
前列腺炎: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有发热、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疼等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等有关,症状反复发作,尿不尽、尿疼为常见表现。
二、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尿路感染时,尿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增多,可能有细菌尿;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通过尿常规辅助诊断。
尿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指导临床用药,对于复杂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等有重要意义。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可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结构,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病变。例如,能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前列腺增生时可看到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改变等。
尿道镜或膀胱镜检查:
对于怀疑尿道炎、膀胱炎且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尿道镜或膀胱镜检查,直接观察尿道、膀胱黏膜情况,必要时可取组织活检。
三、治疗原则(仅提及相关疾病对应通用处理方向)
尿路感染:
一般治疗包括多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促进细菌排出。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抗生素,如尿路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不同人群(如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有严格限制。
膀胱炎:
抗感染治疗是关键,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选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淋菌性尿道炎则采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
泌尿系统结石:
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促进自行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治疗。
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静脉应用抗生素,同时卧床休息、补液等支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改善排尿症状)、物理治疗等,生活中要避免久坐、饮酒、吃辛辣食物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尿不尽、尿疼时,家长要格外重视,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要注意儿童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尽量不穿开裆裤。如果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因为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发展较快,要避免延误治疗。
孕妇:孕妇出现尿不尽、尿疼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需及时就医,进行尿液等检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休息,增加水分摄入。
老年男性:老年男性尿不尽、尿疼需警惕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要注意观察是否伴有排尿困难等症状。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