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为高热,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寒战(多在发热前,有基础疾病者出现可能提示感染严重);有局部感染表现如原发感染病灶(不同病原体感染部位及特点不同,新生儿和老年人原发灶有特殊情况);还会导致器官功能损害,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动过速、感染性休克等,呼吸系统有呼吸急促、呼吸衰竭等,神经系统有神志改变(儿童和老年人表现有差异),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有基础疾病者症状可能加重、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
1.表现及机制: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细菌等病原体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会激活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释放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
(二)寒战
1.表现及相关情况:部分败血症患者会伴有寒战,多在发热之前出现。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以增加产热。寒战的发生与体温骤升有关,当病原体入侵后,体温调节中枢迅速做出反应,通过神经传导引起骨骼肌收缩产热,从而出现寒战症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败血症时出现寒战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容易扩散,寒战可能是感染进一步加重的信号。
二、局部感染表现
(一)原发感染病灶
1.常见部位及特点:败血症通常有原发感染病灶,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不同部位的原发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可引起皮肤疖、痈等局部化脓性病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等,表现为尿频、尿急、腹痛、黄疸等相应局部症状。对于新生儿来说,原发感染病灶可能不明显,因为新生儿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感染容易扩散,需要仔细检查包括脐部、皮肤等部位有无感染迹象。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破损等原因,皮肤感染如褥疮感染等也可能成为原发感染病灶,而且老年人原发感染病灶可能隐匿,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观察。
三、器官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一)心血管系统
1.表现及病理生理:败血症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动过速,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增加,心脏需要加快搏动来满足机体的氧供需求。严重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是病原体及其毒素激活机体的炎症介质网络,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发生败血症时更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为其心脏本身的储备功能较差,感染引起的机体应激可能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
(二)呼吸系统
1.表现及影响因素: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这是机体为了纠正缺氧而做出的代偿性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等。败血症时肺部可能受到累及,出现肺部炎症、肺水肿等情况。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其呼吸道本身存在一定的损伤,发生败血症时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因为吸烟会损害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和防御功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使得肺部感染更容易发生且病情可能更严重。
(三)神经系统
1.表现及特殊人群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炎症介质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败血症导致的神志改变可能更为明显,而且儿童对感染的耐受能力较差,需要及时进行干预。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发生败血症时出现神志改变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危重,因为其脑部的血供和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引起的内环境紊乱等更容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四)消化系统
1.表现及相关人群注意事项: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累及消化系统,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对于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发生败血症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感染会进一步破坏胃肠道的黏膜屏障,诱发溃疡出血等并发症。而且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本身减退,发生败血症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鉴别,防止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