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具有对称性,多累及双手、双腕、双膝关节等部位且呈对称性;具有持续性,不会随简单休息或一般处理迅速缓解;有晨僵,多数患者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疼痛且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但仍有残留,晨僵时间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刺痛等;与关节肿胀、畸形相关,疼痛往往伴随关节肿胀,随病情进展关节出现畸形时疼痛也会变化,同时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其他基础疾病者的疼痛特点各有其特殊情况。
对称性
表现:多累及双手、双腕、双膝关节等部位,呈对称性疼痛。例如,患者左手手指关节疼痛的同时,右手相应手指关节也会出现疼痛。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发病均可出现对称性疼痛,但儿童患者可能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但也有对称性受累的倾向。在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生对称性疼痛,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无论是久坐、久站还是日常活动,对称性的关节疼痛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对于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对称性疼痛是疾病活动的重要表现。
意义:对称性疼痛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别于其他一些非对称性关节炎疾病的重要特征,提示病变累及双侧对称的关节结构,与自身免疫介导的滑膜炎症在双侧对称关节的侵袭有关。
持续性
表现:疼痛持续存在,不会随简单的休息或一般处理而迅速缓解。在疾病早期,疼痛就可能持续存在,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呈慢性持续性。年龄方面,儿童患者的疼痛也可持续存在,只是儿童表述疼痛的能力和表现形式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呈现持续性特点。性别上,男女患者疼痛均为持续性。生活方式中,无论患者是从事轻体力还是重体力活动,疼痛难以自行消退,始终伴随病情发展而持续存在。有病史的患者,疼痛会在病程中持续,是疾病活动的重要标志。
意义:持续性疼痛反映了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状态,炎症持续刺激关节组织,导致疼痛不断发生,是疾病处于活动期的重要体现,提示关节的破坏和损伤在持续进展。
晨僵
表现:多数患者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残留。晨僵时间一般大于1小时,且晨僵持续时间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病情活动期晨僵时间较长,缓解期相对较短。年龄上,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儿童晨僵可能表现为晨起后关节的发紧、发僵及疼痛,活动后改善,但不如成人典型。性别间晨僵伴疼痛的特点相似。生活方式中,患者休息一整夜后晨起时的晨僵及疼痛是常见表现,有病史患者晨僵和疼痛情况与疾病活动紧密相连。
意义: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之一,晨僵时的疼痛反映了夜间关节炎症未得到充分缓解,晨起时炎症再次被激活,导致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是评估疾病活动度的重要指标,晨僵时间越长往往提示疾病活动越严重。
疼痛性质多样
表现:可为钝痛、胀痛、刺痛等多种性质。部分患者会有钝痛,感觉关节深部的隐痛;也有患者表现为胀痛,关节有肿胀感伴随疼痛;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刺痛,疼痛较为尖锐。年龄方面,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性质多样,但儿童表达疼痛性质的方式可能更难准确描述。性别上,男女患者疼痛性质多样表现相似。生活方式中,不同生活状态下疼痛性质可呈现多种表现,有病史患者疼痛性质随病情变化而有不同表现。
意义:疼痛性质的多样性反映了关节炎症的复杂性,不同患者由于个体差异、病情阶段不同,炎症对关节刺激的方式不同,导致疼痛性质多样,是疾病累及关节多种病理改变的体现。
与关节肿胀、畸形相关
表现:疼痛往往伴随关节肿胀,随着病情进展,关节逐渐出现畸形,疼痛也会随之变化。在关节肿胀期,疼痛较为明显,随着畸形逐渐形成,疼痛的部位、程度等会发生相应改变。年龄上,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出现肿胀和畸形过程中,疼痛的变化与成人有相似性,但儿童骨骼等发育特点可能影响疼痛表现。性别间,男女患者在肿胀和畸形过程中的疼痛变化一致。生活方式中,患者的生活活动会促进肿胀和畸形发展,进而影响疼痛情况,有病史患者的疼痛在肿胀和畸形进程中持续变化。
意义:关节肿胀是炎症的直接表现,会加重疼痛,而关节畸形是疾病晚期的严重表现,此时疼痛往往更为顽固,是疾病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的结果体现,提示病情已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特点可能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而需要更细致观察,家长需关注儿童关节的异常表现;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疼痛可能更为敏感,且要注意避免不当活动加重疼痛;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疼痛感受,需关注激素对病情和疼痛的影响;有其他基础疾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相互影响,合理评估和处理疼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