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会引发多种症状,关节症状有疼痛、肿胀、畸形;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消瘦;皮肤黏膜症状有皮疹、黏膜溃疡;其他系统症状涉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等出现相应表现,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致间质性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多系统等。
一、关节症状
1.疼痛:风湿病常引起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多样。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双手小关节对称性疼痛,早期可能呈间歇性,随病情进展变为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可因个体差异及病情活动程度不同而有差别,其机制与关节滑膜炎症、关节内压力变化等有关,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感受。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是因为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因素,关节在活动时相互摩擦、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2.肿胀:关节肿胀也是常见症状,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可引起肿胀。像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迅速出现红肿热痛,关节肿胀明显,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增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多呈对称性,可累及多个关节,肿胀是因为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等原因使得关节内组织水肿、增生。
3.畸形:某些风湿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比如类风湿关节炎,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畸形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晚期可出现脊柱强直、驼背畸形等,这是由于长期的炎症破坏关节结构、韧带钙化等多种因素导致关节正常结构被破坏,功能丧失而形成畸形。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为低热、中度发热或高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有的患者以低热为主,有的可出现高热,其发热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激活,导致体内炎性介质释放有关,免疫复合物沉积也可能参与发热的发生过程。成人斯蒂尔病以高热为突出表现,常伴有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发热多呈弛张热,体温波动较大,一天内体温可在正常和高热之间来回波动。
2.乏力:很多风湿病患者会感到乏力,这是较为常见的全身症状。无论是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还是其他风湿病,患者常自觉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乏力的产生可能与疾病导致的慢性炎症状态、机体代谢紊乱、营养消耗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炎症因子释放可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功能,从而引起乏力感。
3.消瘦:一些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风湿病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炎症消耗、食欲减退等原因,可能会逐渐消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果病情处于活动期,也可能因为疾病影响机体的代谢和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下降、消瘦。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而患者可能因为关节疼痛等原因食欲不佳,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进而出现消瘦情况。
三、皮肤黏膜症状
1.皮疹:不同的风湿病有不同的皮疹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典型的皮疹是面部的蝶形红斑,表现为双侧脸颊部对称性的红斑,形似蝴蝶;皮肌炎患者会出现眶周紫红色斑,以及Gottron征,即手指关节、肘膝关节伸面的紫红色丘疹;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可出现银屑病样皮疹,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面覆盖有银白色鳞屑。这些皮疹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皮肤血管炎、炎症细胞浸润等因素有关。
2.黏膜溃疡:部分风湿病患者会出现黏膜溃疡,比如白塞病患者可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生殖器黏膜溃疡等,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疼痛明显,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紊乱、血管炎等有关,免疫系统攻击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血管,导致黏膜缺血、坏死形成溃疡。
四、其他系统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呼吸系统,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短等症状,这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可累及肺部的间质组织,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累及呼吸系统,出现胸膜炎,表现为胸痛、胸腔积液等,是由于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胸膜,引起胸膜炎症,导致胸腔积液产生。
2.心血管系统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包炎,表现为心悸、胸痛等,心脏彩超可发现心包积液;大动脉炎患者可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出现相应脏器缺血的表现,如头晕、肢体缺血性疼痛等,这是因为大动脉炎引起血管壁炎症、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血液供应。
3.消化系统症状:干燥综合征患者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由于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受损,可导致口腔黏膜干燥,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消化系统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与自身免疫炎症累及胃肠道黏膜及血管有关,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4.肾脏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肾脏,出现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脏病理检查可见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肾小球等肾脏结构,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