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内风湿病即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等有关。临床表现有关节表现(晨僵、疼痛肿胀、畸形)和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肺受累、血液系统受累)。诊断靠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和影像学检查(X线、MRI)。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休息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者治疗要考虑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女性患者特殊生理时期治疗方案需调整并关注心理生活质量。
一、风湿与内风湿病的基本概念
风湿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内风湿病即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方面,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位点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相关;感染因素中,某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发疾病;环境因素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等可能增加发病几率。
二、临床表现
1.关节表现
晨僵:患者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超过1小时具有较多诊断意义。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持续时间长短与炎症程度相关。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为关节退变等因素也会出现晨僵,但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晨僵有其自身特点。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可能对晨僵有一定影响,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也可能出现类似晨僵表现,但需鉴别。
疼痛与肿胀:关节疼痛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呈对称性,常见于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肿胀可因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等引起,随着病情进展,关节畸形逐渐出现,如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畸形出现时间和程度可能不同,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有变化。
2.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等部位。
肺受累:可出现间质性肺疾病等,年龄较大且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肺受累风险可能增加,女性患者在一些自身免疫相关的肺受累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
血液系统受累:可出现贫血等,不同年龄患者贫血程度和对身体的影响不同,女性患者在月经失血等因素基础上可能加重贫血表现。
三、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但不是特异性指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现阳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红细胞沉降率(ESR):在炎症活动期常升高,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
C-反应蛋白(CRP):也是炎症指标,炎症活动时升高。不同年龄患者的ESR和CRP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女性在生理周期等情况下可能影响其数值。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关节畸形等。不同年龄患者关节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与成人不同,有其自身特点。
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关节滑膜炎症、骨髓水肿等敏感性较高,能更早发现病变。
四、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循证医学依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2.非药物治疗
休息与功能锻炼:急性期患者需休息,缓解期应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以维持关节功能,不同年龄患者锻炼方式和强度需调整,女性患者在产后等特殊时期锻炼要注意适度。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物理治疗的方式和强度要合理选择,女性患者在一些传统物理治疗方法使用时要考虑自身身体状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在诊断和治疗上需特别谨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功能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注重保护儿童的关节和生长发育。
2.老年患者:老年风湿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抗风湿药物时要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关节功能锻炼要以不加重关节损伤和患者舒适为原则,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如散步等轻度活动,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伤。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风湿病情可能发生变化,治疗方案需调整。妊娠期间使用抗风湿药物要权衡对胎儿的影响,哺乳期用药也需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同时关注女性患者在特殊时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给予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