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性酸中毒是体内乳酸产生过多或清除减少致血液乳酸升高伴pH降低的病理状态,发病机制包括乳酸生成过多(缺氧、糖代谢异常、药物毒物影响)和清除减少(肝脏疾病、肾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有非特异性症状、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表现,诊断靠血浆乳酸测定、血气分析及病史采集,治疗包括针对基础病因、纠正酸中毒及其他支持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乳酸性酸中毒是体内乳酸产生过多或清除减少,导致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一般血浆乳酸浓度>5mmol/L),同时伴有血液pH值降低(pH<7.35)的一种病理状态。
二、发病机制
(一)乳酸生成过多
1.缺氧状态:当机体存在缺氧情况时,如严重心肺疾病、休克等,细胞有氧呼吸受抑制,糖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例如,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细胞处于缺氧环境,葡萄糖无氧酵解加速,使得乳酸生成量显著增加。
2.糖代谢异常:某些遗传性疾病可导致糖代谢相关酶缺陷,引起糖代谢紊乱,使乳酸生成增多。比如,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等,会影响糖的正常代谢途径,导致乳酸生成异常增加。
3.药物或毒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双胍类药物(苯乙双胍已较少使用,目前常用的二甲双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增加乳酸生成风险)、乙醇等,可干扰细胞的糖代谢过程,促使乳酸生成过多。乙醇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影响相关酶的功能,进而影响糖代谢,导致乳酸生成增加。
(二)乳酸清除减少
1.肝脏疾病:肝脏是乳酸代谢的主要器官,患有严重肝脏疾病时,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肝脏对乳酸的摄取和代谢能力下降,使得乳酸在体内清除减少。例如,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影响了参与乳酸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和肝脏的血流灌注,从而导致乳酸清除障碍。
2.肾脏功能障碍:肾脏在乳酸的排泄等代谢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肾功能不全时,乳酸排泄减少,容易导致乳酸在体内蓄积。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使得乳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进而引起乳酸浓度升高。
三、临床表现
1.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中。例如,在患有心肺疾病或休克的患者中,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可能首先考虑是基础疾病引起,而未及时联想到乳酸性酸中毒。
2.呼吸系统表现: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深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呼吸改变,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纠正酸中毒。例如,血液pH值降低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3.神经系统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是因为酸中毒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
四、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浆乳酸测定:血浆乳酸浓度>5mmol/L是诊断乳酸性酸中毒的重要依据。通过血气分析等检测手段可以准确测定血浆乳酸水平。
2.血气分析:可见血液pH值<7.35,同时碱剩余(BE)负值增大等酸碱平衡紊乱的表现。血气分析能明确酸中毒的程度和酸碱失衡的类型。
(二)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存在心肺疾病、休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是否有服用双胍类药物等可能导致乳酸生成增多的情况。例如,询问患者近期是否因糖尿病服用过二甲双胍,是否有过休克发作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一)针对基础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基础疾病,如纠正休克以改善组织灌注,治疗心肺疾病以改善缺氧状态,治疗肝脏或肾脏疾病以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等。例如,对于休克患者,应迅速采取措施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
(二)纠正酸中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补充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但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大量快速补充碳酸氢钠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一般在pH<7.2时可考虑适当补充碱性药物,且要密切监测血气分析等指标来调整用药。
(三)其他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措施,以维持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例如,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来纠正可能存在的电解质紊乱,通过吸氧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如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时,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如血浆乳酸、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同时,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耐受性,谨慎使用可能影响乳酸代谢的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的支持治疗措施,如改善组织灌注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脏或肾脏疾病等,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时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在治疗中,要综合考虑其多器官功能衰退的情况,在纠正酸中毒、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例如,老年人使用碱性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在调整治疗方案时要更加谨慎。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使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时可能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双胍类药物前要评估肝肾功能等情况,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乳酸水平等指标。一旦出现乳酸性酸中毒相关症状,要立即停药并积极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