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结石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多发。病因有代谢异常(尿液中晶体物质排出量增加、尿pH改变)和局部因素(尿路感染、尿路梗阻)。临床表现有肾区疼痛、血尿、排尿异常等。诊断靠影像学(超声、X线、CT)和实验室(尿液、血液)检查。预防要多饮水、调整饮食(草酸钙、尿酸结石分别注意饮食)、治疗相关疾病。
一、定义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左右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90%含有钙,其中草酸钙结石最常见。
二、病因
1.代谢异常
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例如某些疾病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血钙升高,进而尿钙排出增多;长期高嘌呤饮食会使尿酸生成增加,导致尿酸尿;长期饮水过少使尿液浓缩,也会增加尿中晶体物质的浓度,促进结石形成。不同年龄人群代谢情况不同,青壮年可能因不良生活方式(如高嘌呤饮食等)导致尿酸代谢异常,老年人可能因甲状旁腺功能变化等出现钙代谢异常。
尿pH改变: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磷酸镁铵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不同性别由于生理差异,尿液pH可能略有不同,女性在一些生理状态下(如孕期等)尿液pH可能会有变化,影响结石形成。
2.局部因素
尿路感染:感染可使尿液中的细菌、脓块、坏死组织等成为结石的核心,促使结石形成。各种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尿路感染,儿童可能因卫生习惯等因素引发尿路感染,进而增加肾结石风险;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也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相关的肾结石问题。
尿路梗阻:尿液排出受阻,导致尿液中晶体物质沉积,形成结石。比如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情况,会引起尿路梗阻,不同年龄人群的尿路梗阻原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多见先天性因素,成年人可能因尿路结石、肿瘤等导致梗阻。
三、临床表现
1.疼痛
肾区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较大的结石在肾盂或肾盏内压迫、摩擦或引起积水,可导致腰部酸胀不适。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等,成年人能更明确表达腰部的不适感觉。
肾绞痛:较小的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刀割样疼痛,疼痛剧烈,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这种疼痛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不同年龄人群应对疼痛的方式不同,儿童可能因疼痛而躁动不安等。
2.血尿:多数患者有血尿,可为镜下血尿,也可为肉眼血尿。血尿的产生是由于结石移动损伤肾盂、输尿管黏膜所致。不同性别血尿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血尿的伴随症状可能不同,儿童血尿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尿液颜色异常等情况。
3.排尿异常:结石伴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的排尿异常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的反复,老年人可能因机体反应性下降,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肾结石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肾脏内的强回声光团伴声影,能初步了解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适当安抚配合检查,老年人要注意检查时的体位等是否舒适。
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等,90%以上的肾结石可在X线平片上显影。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不同年龄人群对X线辐射的耐受不同,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X线辐射,可优先选择超声等检查。
CT检查:对于X线不显影的结石(如尿酸结石),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在诊断复杂肾结石等情况时常用CT检查,不同年龄人群进行CT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权衡辐射风险等。
2.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可发现血尿、脓尿等,通过尿液生化分析等可以了解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情况,有助于分析结石形成的原因。不同年龄人群尿液检查的标本采集等有不同要求,儿童采集尿液可能需要更小心操作。
血液检查:包括血钙、血磷、尿酸、甲状旁腺激素等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导致的肾结石。不同年龄人群的血液指标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些指标与成年人不同。
五、预防措施
1.多饮水
保持充足的尿量,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ml以上,以稀释尿液,减少晶体物质沉积。不同年龄人群的饮水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要鼓励其多饮水,老年人要注意适量饮水,避免因饮水过多导致心脏等负担过重。
2.调整饮食
草酸钙结石: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巧克力、浓茶等;减少高钙食物的过量摄入,同时注意合理补钙;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蛋白质的过量摄入。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结构不同,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某些可能导致结石的食物;老年人饮食要清淡,注意营养搭配。
尿酸结石: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碱化尿液。不同年龄人群的尿酸代谢情况不同,青壮年可能因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尿酸结石,老年人也可能因代谢变化出现尿酸结石相关问题。
3.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相关疾病,防止结石形成。不同年龄人群的相关疾病治疗需考虑各自的生理特点,儿童的尿路感染治疗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等,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