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反应,红细胞沉降率评估活动情况)、自身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对不同风湿病有诊断等意义);影像学检查有X线(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有不同表现)、CT(对骶髂关节及其他关节病变评估有帮助)、MRI(早期关节病变检测敏感);关节液检查可了解关节液性状等,助鉴别关节炎性质,特殊人群检查需注意相关因素。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风湿病患者常可出现血常规异常,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可能升高。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初步了解患者的一般炎症及血液系统情况,不同风湿病患者血常规表现有差异,可辅助疾病的初步判断。
年龄因素:儿童风湿病患者血常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外,还需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受影响情况;老年风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血常规异常可能提示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风险更高。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在一些自身免疫性风湿病中,女性发病率较高,血常规表现可能在女性患者中因内分泌等因素有细微不同,但不是主要区分点。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风湿病患者可能因吸烟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导致血常规指标出现与非吸烟患者不同的变化,需综合考虑。
病史:有慢性贫血病史的风湿病患者血常规复查时需对比基础情况,观察病情变化。
2.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许多风湿病活动期患者CRP明显升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等。其水平变化可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治疗后若病情缓解,CRP可逐渐降至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ESR):也常用于评估风湿病的活动情况,多数风湿病活动期患者ESR增快,如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ESR往往升高。年龄对ESR有影响,老年人ESR本身可能生理性增快,需结合临床情况判断;儿童风湿病患者ESR变化也能辅助评估病情活动,但要考虑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
3.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70%-80%RF阳性,RF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但RF阳性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尤其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较高,且与关节破坏的严重程度相关。
抗核抗体(ANA):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出现ANA阳性。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ANA阳性意义不同,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阳性特点有其自身规律,老年患者ANA阳性需排查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约60%-70%左右,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畸形等。X线检查可观察关节结构的改变,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分期及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但早期病变可能不明显,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患者关节X线表现可能因生长发育或退变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X线可能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胀,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骨质增生等退变表现干扰病情判断。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X线可能表现为骶髂关节模糊、间隙改变,后期可见脊柱呈“竹节样”改变。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作用,但X线检查对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性相对有限,可能需要结合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2.CT检查
对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比X线更敏感,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如早期的骨质侵蚀、硬化等,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评估也有重要意义,可更早发现病变,指导早期治疗。
对于其他关节病变:CT可更清晰地显示关节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等情况,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关节病变评估也有帮助,尤其对于一些X线不易观察的部位,如脊柱小关节等。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早期关节病变检测:MRI对关节软骨、滑膜、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病变的敏感性高于X线和CT,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发现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软骨损伤等病变。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关节病变,MRI也能早期发现软组织炎症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关节MRI表现会因关节结构发育或退变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关节MRI检查需考虑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组织的特点,老年患者则要结合退变情况分析。
三、关节液检查
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可了解关节液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一般性状,以及进行细胞计数、分类、生化检查(如葡萄糖、蛋白质等)、细菌培养等。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可呈混浊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为脓性,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通过关节液检查有助于鉴别关节炎的性质,如区分感染性关节炎和非感染性关节炎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进行关节液抽取时需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规范,避免对儿童关节造成额外损伤,同时要考虑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及心理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