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脓肿是肾脏实质局限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任何年龄段可发病,免疫力低等人群易患,起病急,有高热寒战、腰痛等表现,影像学有相应特征,治疗需抗感染及必要时引流;肾囊肿是肾脏内含液体囊性病变,年龄大更常见,大多无症状,大囊肿有压迫等表现,影像学有特点,无症状小囊肿随访,大囊肿等需穿刺或手术,不同人群治疗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本质
1.肾脓肿:是肾脏实质因感染引起的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多由细菌等病原体经血液循环、尿路等途径侵袭肾脏所致,病灶处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属于感染性疾病范畴。
从年龄角度看,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机体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更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肾脓肿。男性和女性在易感性上无绝对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因自身生理特点在感染途径等方面有细微差别,比如女性尿道短宽,更易发生逆行尿路感染进而引发肾脓肿风险相对稍高,但这并非绝对。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从而可能诱发肾脓肿。有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梗阻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肾脏局部防御机制受影响,更容易出现肾脓肿。
2.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内含液体的囊性病变,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先天性多与肾脏发育异常有关,后天性可能与肾小管憩室增多等因素相关,本质是肾脏结构的异常改变,大多为良性病变。
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肾囊肿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老年人相对更常见。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对肾囊肿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长期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间接影响肾脏状态。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肾囊肿发生率可能更高,存在相关家族史的个体需更密切关注肾脏情况。
二、临床表现
1.肾脓肿:通常起病较急,患者多有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同时伴有腰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腰部周围放射,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若脓肿波及周围组织,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紧张、局部压痛明显等表现。
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除了上述全身及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情况,因为儿童机体对感染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女性患者若因尿路感染继发肾脓肿,在尿路刺激症状上可能更易被察觉,而男性患者可能以全身感染和腰痛为主要突出表现。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脓肿,感染可能更难控制,全身症状可能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2.肾囊肿:大多数肾囊肿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当囊肿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引起囊内出血等情况时,可能出现腰部胀痛、腹部肿块等表现,若囊肿感染时也可出现类似肾脓肿的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但相对肾脓肿来说,症状一般较轻。
年龄较大的人群,肾囊肿若较大引起症状时,可能因为身体机能衰退,对疼痛等不适的耐受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表现可能更不典型。男性和女性在肾囊肿导致的症状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有肾囊肿家族史的人群,在体检时应更积极主动关注肾脏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囊肿变化。
三、影像学表现
1.肾脓肿:超声检查可见肾脏内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边界多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脓肿周围有血流信号;CT检查表现为肾脏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可见脓肿壁环形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化;MRI检查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有强化。
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对病变的反应在影像上的细微差别,儿童患者由于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影像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不同,但总体诊断特征是明确的。有基础病史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为基础疾病对肾脏血流等的影响而有一些特殊之处,比如糖尿病患者肾脓肿的影像表现可能在强化等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有一定差异,但不影响对肾脓肿的基本诊断。
2.肾囊肿:超声检查表现为肾脏内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光滑;CT检查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接近水的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检查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边界清楚。
年龄因素对肾囊肿影像学表现影响不大,主要是囊肿本身的形态等特征。性别差异在肾囊肿影像学表现上无明显体现。有家族遗传相关肾囊肿的人群,其影像学表现可能符合相应遗传相关肾囊肿的特点,比如某些遗传性肾囊肿病在影像上有特定的表现模式,可作为辅助诊断家族性肾囊肿的依据。
四、治疗原则
1.肾脓肿: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对于脓肿较大有穿刺引流指征的患者需进行穿刺引流等操作。
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和药物代谢特点,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女性患者在抗感染治疗中,要注意抗生素的选择可能需要考虑是否对女性生殖系统等无不良影响,同时关注是否有尿路相关的特殊情况。有基础病史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感染的控制,要综合治疗基础疾病与肾脓肿。
2.肾囊肿: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通常定期随访观察,监测囊肿大小、形态等变化;当囊肿较大(如直径≥5cm)出现压迫症状或怀疑恶变等情况时,可考虑穿刺抽液、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
老年人肾囊肿治疗需更谨慎,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因为手术等操作对老年人机体的耐受要求更高。女性患者在肾囊肿治疗方式选择上,需考虑自身生理特点,比如手术方式对盆腔等区域的影响等,但主要还是依据囊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有肾囊肿家族史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要加强监测频率和力度,以便及时发现囊肿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