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循环系统表现及其他系统表现等多方面表现,且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的人群在这些表现上各有特点,如儿童呼吸储备弱呼吸困难更早更明显,老年中枢神经系统耐受性差精神神经症状更重等,同时其他系统也会受影响并常伴有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一、呼吸困难

表现:是慢性呼吸衰竭最突出的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例如,病情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呼吸费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急促,严重时呼吸浅快或浅慢,甚至出现呼吸节律的异常,如潮式呼吸等。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由于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慢性呼吸衰竭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为明显,需密切关注其呼吸频率、幅度等变化;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有所减退,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重。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患者,其呼吸道黏膜受损,气道阻力增加,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在慢性呼吸衰竭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严重;肥胖患者由于胸壁脂肪堆积,胸廓活动受限,也会加重呼吸困难的表现。

病史影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时呼吸困难是其基础疾病的延续和加重,且因气道狭窄、气流受限等病理改变,呼吸困难相对更为顽固。

二、发绀

表现:是缺氧的典型表现,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呈青紫色。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皮肤较薄,发绀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可通过观察口唇、甲床等部位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色素沉着等因素,发绀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处于高原地区的人群,由于缺氧环境,本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发绀基础,在发生慢性呼吸衰竭时发绀可能会加重;而长期吸烟的患者,即使未处于高原环境,发绀表现也可能因肺部功能受损而较为显著。

病史影响: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血氧运输异常,慢性呼吸衰竭时发绀会更为突出,因为其基础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进一步影响了氧气的运输和交换。

三、精神神经症状

表现:

早期:可出现头痛、失眠、烦躁、神志恍惚等症状。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和功能。

晚期: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扑翼样震颤等。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时,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慢性呼吸衰竭时精神神经症状可能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行为变化等;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耐受性较差,精神神经症状出现相对较早且可能更为严重,如更容易出现昏迷等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其神经系统本身可能受到一定损害,在慢性呼吸衰竭时,精神神经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酒精进一步干扰了神经系统的功能;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且缺乏运动的人群,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慢性呼吸衰竭时精神神经症状可能更明显。

病史影响: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更容易诱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精神神经症状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因为其基础的脑血管病变已经影响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循环系统表现

表现:

早期: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是机体为了代偿缺氧而出现的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晚期: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同时,还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多汗等表现,这与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有关。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心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慢性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如心率变化更为显著;老年患者心脏本身功能有所减退,慢性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心率、血压的明显波动,且发生心律失常等严重情况的风险更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盐饮食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压偏高的基础,慢性呼吸衰竭时血压波动可能更大;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心脏功能相对较弱,慢性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的不良表现可能更突出。

病史影响: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时血压的波动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缺氧等因素,更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因为其基础的冠状动脉病变已经影响了心脏的血液供应。

五、其他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上消化道出血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和功能,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严重时引起出血。

泌尿系统: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尿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肾脏血管收缩,肾功能受损,出现相应的尿液成分改变。

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慢性呼吸衰竭常伴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如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可进一步加重病情,使各系统症状更加复杂。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慢性呼吸衰竭时更易出现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紊乱;老年患者各系统功能衰退,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的调节能力下降,一旦出现更难纠正,会加重整体病情。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本身机体抵抗力和各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慢性呼吸衰竭时其他系统表现可能更严重;长期大量饮水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泌尿系统的表现,同时也可能干扰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情况。

病史影响:有肾脏病史的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时泌尿系统表现会更为突出和复杂,因为其基础的肾脏病变会影响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代偿及相关代谢调节;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时消化系统表现可能因基础疾病而加重,如本身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可能更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呼吸衰竭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如下:第一、肺间质疾病;第二、气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第三、胸膜疾病,如气胸;第四、心功能不全;第五、肺部疾病,如肺部肿瘤、肺炎;第六、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
呼吸衰竭怎么治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如下第一,氧疗。第二,正压机械通气。根据病情选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第三,抗感染。感染是呼吸衰竭加重的多见诱因。第四,应用呼吸兴奋剂。第五,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什么是二型呼吸衰竭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造成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疾病,分为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二型呼吸衰竭就是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低于60mmHg,而且伴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大于50mmHg。
慢性呼吸衰竭做常见的病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呼吸衰竭的多见病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肺炎、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常有持续缺氧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口唇粘膜紫绀、气短,活动耐力下降,应积极进行氧疗。如果症状轻微,可以经过鼻导管吸入氧气。如果症状严重,应使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怎么就突然呼吸衰竭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造成突然呼吸衰竭的原因非常多,如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梗死等疾病,都有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的发生。建议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病人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此外,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ii型呼吸衰竭常见于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二型呼吸衰竭又称为高碳酸性的呼吸衰竭。病因为肺组织病变 如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因换气障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治疗建议: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和二氧化碳储留,防治并发症。给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呼吸衰竭还有救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呼吸衰竭是否有救和造成呼吸衰竭的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造成呼吸衰竭是由于脑干出血或者是脑干梗塞,常常呼吸衰竭是不可以纠正.如果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所造成,正常给予积极的治疗,呼吸衰竭是可以治疗好。呼吸衰竭一旦明确诊断,要尽快的完善相关的检查来明确造成呼吸衰竭的原因,此
二型呼吸衰竭症状?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二型呼吸衰竭症状有呼吸困难,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都会有改变,如果不及时治疗,缺氧严重的可以损害全身器官,甚至威胁生命。如果二型呼吸衰竭病情比较轻微,会有呼吸费力的表现,可能造成二氧化碳潴留,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二型呼吸衰竭还可以出现伴随症状,比如烦躁不安、昏迷、嗜睡等。二型呼吸衰竭患者应该及时就医
I型呼吸衰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I型呼吸衰竭可能是气道阻塞引起的,患者多数有导致气道缩窄的疾病,比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肿瘤等。I型呼吸衰竭也可能是肺组织疾病引起的,比如肺水肿、肺结核、肺气肿等,此外,心律失常、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肺血管疾病、气胸、胸腔积液、重症肌无力等也可以引起I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有很多诱发因素
慢性呼吸衰竭最主要病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结核性胸膜炎等慢性病,以及肺外慢性病,如脑梗死的恢复过程和脑梗死后遗症,若中枢神经系统恢复不好,可造成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还有许多其他潜在的疾病。可能有些潜在的疾病没有肺部疾病,因为潜在的疾病处理不当,或者恢复过程差,再加上肺部感染,也会造成慢性呼吸衰竭。
肺心病和慢性呼吸衰竭有关系吗
陈淑娟 主任医师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三乙
临床上有一种疾病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肺血管出现缺血、缺氧性收缩、痉挛。肺血管长期缺血缺氧以后,就会出现血管内皮破坏、血管增厚,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首先会表现出右心室肥厚、增大,最后病人会出现心脏功能衰竭。患者在原有慢性咳嗽、咳痰的基础之上,会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
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陈淑娟 主任医师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三乙
慢性呼吸衰竭就是慢性疾病,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慢性呼吸衰竭一般在临床上都是慢性基础疾病引起,有一个逐渐逐步进展缓慢过程,所以机体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从慢性疾病发展到慢性呼吸衰竭,有一个比较漫长过程。病因一般像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还有一些职业病,像严重尘肺,还有一些像间质性肺纤维化,会造成慢性呼吸衰竭。另外还有一些病人做了胸廓手术或
呼吸衰竭严重吗
陈淑娟 主任医师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三乙
呼吸衰竭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因为机体进行组织器官要进行正常代谢,离不开氧。出现缺氧或者高碳酸血症,组织器官代谢发生障碍,重要的脏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比如大脑耐受缺氧,如果患者完全停止供氧4公分,大脑皮层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如果氧分压低于50mmHg,病人会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如果氧分压低于30mmHg,病人会陷入昏迷状态。如果氧分压低
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区别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的区别,在于一型呼吸衰竭是属于低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一型呼吸衰竭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二级呼吸衰竭也是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一型呼吸衰竭二氧化碳分压有降低或者正常,一般是属于正常范围。二型呼吸衰竭的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毫米汞柱,而且二型呼吸衰竭,属于高碳酸性的呼吸衰竭。
二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二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患者存在低氧血症的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储留,给予患者动脉血气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个毫米汞柱。临床上患者可以有明显的气促、呼吸困难的表现,同时伴有颜面、口唇、甲床发绀的表现。有些患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烦躁、嗜睡、昏迷等。
一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型呼吸衰竭以低压为主要表现,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明显降低,低于60毫米汞柱可以判断为一型呼吸衰竭。导致一型呼吸衰竭的病因多见于肺部感染、肺部外伤、气道阻塞等,出现一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会有明显的气喘、口唇粘膜紫绀。如果缺氧严重可导致其他器官受损,比如缺氧性脑病,可出现反应迟钝、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