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是胸腔内液体产生与吸收失衡致积液过多,分为漏出性和渗出性,病因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局部病变(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体征少量时无明显,中大量有相应表现,诊断靠影像学(胸X线、CT)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处理,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大量积液致症状明显者可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
一、胸腔积液的定义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各种原因导致胸腔内液体的产生与吸收失衡时,就会出现胸腔积液。
二、胸腔积液的分类
(一)根据积液性质分类
1.漏出性胸腔积液:多为非炎症性积液,常见原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其特点是胸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低,细胞数少。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由于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液体漏出进入胸腔;肝硬化患者因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可导致漏出性胸腔积液。
2.渗出性胸腔积液:多为炎症性积液,常见病因包括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等。此类胸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细胞数较多。比如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渗出液产生;肺炎旁胸腔积液是肺炎累及胸膜,引起炎性渗出形成积液。
三、胸腔积液的病因
(一)全身性疾病相关病因
1.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可导致体循环淤血,使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起胸腔积液,多见于年龄较大、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人群,如老年人长期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脏功能逐渐减退,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相关的胸腔积液。
2.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门静脉高压也会影响液体的回流,从而引发胸腔积液,在有长期酗酒史、患有病毒性肝炎等病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3.肾病综合征: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严重时可累及胸腔出现积液,好发于有肾脏基础疾病、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等情况的人群。
(二)局部病变相关病因
1.结核性胸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多见于有结核接触史、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后,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渗出液积聚。
2.肺炎旁胸腔积液: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引起,常见于有肺炎病史、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如儿童因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患肺炎,进而引发肺炎旁胸腔积液;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肺炎后也较易出现此类胸腔积液。
3.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胸膜时,可导致胸腔积液,多见于有恶性肿瘤病史、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年龄较大的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相对较高,更易出现肿瘤胸膜转移相关的胸腔积液。
四、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呼吸困难:是胸腔积液较常见的症状,积液量较少时可能仅有轻微的胸闷,随着积液量增加,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例如,大量胸腔积液时,患者会感觉气促明显,不能平卧,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的人群中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心肺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少量积液就可能导致较明显的呼吸困难。
2.胸痛:多见于炎性胸腔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等,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而老年人可能表述相对不典型。
3.咳嗽: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可为刺激性咳嗽,积液量较多时咳嗽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是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咳嗽可能会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
(二)体征表现
少量胸腔积液时,可能无明显体征;中等量及大量胸腔积液时,可出现患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五、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少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弧形致密影,掩盖肋膈角,大量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胸部X线检查的表现可能因胸廓发育情况、心肺功能等有所差异,儿童的胸廓弹性较好,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2.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和部位,还可发现一些X线不易察觉的病变,如少量的胸腔积液、胸膜的病变等。对于怀疑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导致胸腔积液的患者,胸部CT有助于发现肺部或胸膜的原发病灶。
(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比重、蛋白质、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学检查等。例如,漏出性胸腔积液一般外观清亮,比重低于1.018,蛋白质含量低于30g/L,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渗出性胸腔积液外观多浑浊,比重高于1.018,蛋白质含量高于30g/L,细胞分类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结核性胸膜炎时以淋巴细胞为主,肺炎旁胸腔积液时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
六、胸腔积液的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漏出性胸腔积液: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如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改善心功能,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从而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肝硬化患者通过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门静脉高压等治疗措施来改善胸腔积液情况。
2.渗出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肺炎旁胸腔积液则需要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的胸腔积液需要根据肿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
(二)胸腔积液的对症处理
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引起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以缓解症状。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尤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谨慎操作,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