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痉挛
多因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尤其是钠盐丢失过多,引发肌肉痉挛,常见于四肢、腹部等部位,患者体温一般正常或略升高,意识清醒。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体弱者及慢性病患者,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大量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
3.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可高达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等,病死率高。
1.热痉挛
多因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尤其是钠盐丢失过多,引发肌肉痉挛,常见于四肢、腹部等部位,患者体温一般正常或略升高,意识清醒。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体弱者及慢性病患者,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大量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
3.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可高达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等,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