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媒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及医疗暴露传播、实验室意外暴露等途径传播。
1.蚊媒传播
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8-12天,再叮咬健康人时通过唾液传播。热带雨季蚊虫密度激增时,传播风险显著升高。
2.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在孕期传播,或分娩时经产道接触母体血液感染新生儿。孕晚期感染风险最高,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甚至神经系统损伤。
3.血液及医疗暴露传播
病毒血症期患者血液含大量病毒,输血或共用针具可能引发传播。器官移植若未严格筛查供体,也可能导致受体感染。
4.实验室意外暴露
处理病毒样本时,针刺伤、气溶胶吸入或黏膜接触可能感染。实验室人员需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穿戴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