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非干酪样坏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该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产后2-8年内的女性。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乳汁超敏反应、细菌感染(如棒状杆菌感染)、外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常伴有疼痛,疼痛程度不一。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房红肿、皮肤破溃、流脓,形成窦道,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疼痛、下肢红斑等全身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等)和病理活检,其中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治疗上,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相结合为主,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泼尼松、阿莫西林等,手术治疗方式有肿块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