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症状可以从关节痛特征、皮疹表现、出血倾向等方面区分。
1.关节痛特征
基孔肯雅热以剧烈、对称性关节痛为标志,常见于手腕、脚踝、膝关节,疼痛程度常被描述为“屈膝痛”或“折断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遗留慢性关节炎。登革热关节痛较轻,但可能伴随严重骨痛(“断骨热”),疼痛部位多见于四肢长骨,病程通常较短(1-2周)。
2.皮疹表现
基孔肯雅热皮疹多在发热后2-5天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可扩散至全身,包括手掌和足底,消退后可能脱屑。登革热皮疹通常在发热后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常伴皮肤充血,面部潮红,部分患者可见“白斑”(皮肤按压后苍白)。
3.出血倾向
基孔肯雅热出血表现较少见,多为轻微鼻出血或牙龈出血。登革热重症患者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甚至消化道出血或休克(登革出血热/休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