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夏季常见问题,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自身调节能力差、过度劳累等。
1.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度且通风不良的环境是中暑的“温床”。当气温超过32℃,湿度大于60%时,人体散热会变得困难。因为汗液蒸发是人体散热的重要方式,而高湿度环境下,空气中的水汽接近饱和,汗液难以蒸发,热量就会在体内积聚,导致体温升高,增加中暑风险。
2.自身调节能力差
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弱。老人的汗腺功能衰退,出汗少,散热慢;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孕妇身体负担重,代谢旺盛;慢性疾病患者身体机能受损,都难以适应高温环境,更容易中暑。
3.过度劳累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身体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就会使体温急剧上升,引发中暑。
在高温天气,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特殊人群更需做好防护,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保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