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的区别包括概念区别、病因区别、症状区别、治疗区别等。
1.概念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风湿是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它包含了多种疾病,如风湿热、骨关节炎、痛风等。
2.病因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不同类型的风湿病因不同。风湿热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骨关节炎主要与年龄增长、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有关。
3.症状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多以缓慢而隐匿的方式起病,典型症状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晨僵时间一般超过1小时。最常受累的关节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不同类型的风湿症状差异较大。风湿热主要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骨关节炎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多见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
4.治疗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目的是缓解关节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类型的风湿治疗方法不同。风湿热主要采用抗生素清除链球菌感染,同时使用抗风湿药物,如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骨关节炎主要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减轻体重、适当运动、物理治疗等)和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硫酸氨基葡萄糖等),晚期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