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处理方法有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物理降温、就医治疗等。
一.症状
1.头痛头晕
中暑初期,脑部因供血、供氧受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头部胀痛、昏沉感,部分人还会伴有眩晕,站立或活动时症状可能加重。
2.口渴多汗
身体因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会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同时皮肤会出现大量汗液分泌,初期汗液较为清澈。
3.四肢无力发酸
肌肉因缺水、电解质紊乱及能量供应不足,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活动时还会有酸胀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活动。
4.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身体不适和大脑功能受干扰,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也可能暂时下降,做事情时容易分心、出错。
5.面色潮红
高温使血管扩张,面部皮肤会呈现明显的潮红状态,触摸时可能感觉皮肤温度升高。
6.大量出汗
在中暑发展过程中,身体为散热会持续大量出汗,如果未及时补充水分,后续可能出现出汗减少的情况。
7.血压下降
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减少,会引起血压下降,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测量血压时数值较平时明显偏低。
8.脉搏细数
为弥补血容量不足,心脏会加快跳动,脉搏变得细弱且快速,触摸时感觉脉搏跳动急促但力度较弱。
二.处理方法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让身体得以降温。
2.补充水分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每次饮用量不宜过多,少量多次饮用。
3.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在患者身边放置冰块或风扇,加快降温速度,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对着患者吹冷风。
4.就医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意识模糊、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