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预防方法有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绪、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一.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
这是乳腺增生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胀痛,有的则是刺痛。疼痛具有周期性,通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结束后减轻或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疼痛没有明显规律。年轻女性的乳房疼痛可能更为敏感,而年龄较大的女性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生活方式上,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乳房疼痛症状。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女性,其乳房疼痛可能更为频繁和严重。
2.乳房肿块
可单侧或双侧出现,大小、质地不一,肿块形状多样,如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边界一般不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肿块在月经前可能增大、变硬,月经后可能缩小、变软。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肿块的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的肿块质地相对较软,而年龄较大的女性肿块质地可能稍硬。生活中经常食用高脂肪、高糖食物的女性,乳房肿块出现的几率可能增加。有乳腺良性肿瘤病史的女性,更要警惕肿块的变化。
3.乳头溢液
少数患者会出现乳头溢液,溢液颜色多为淡黄色、乳白色或无色浆液性。溢液的出现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对于哺乳期后的女性,出现乳头溢液需要特别关注,排除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能。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内分泌失调的女性也可能出现乳头溢液症状。有乳腺导管疾病史的女性,乳头溢液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二.预防方法
1.规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年轻女性尤其要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增加乳腺增生的风险。
2.合理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于肥胖的女性,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生几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血糖波动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内分泌,对预防乳腺增生有积极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年轻女性可以选择运动强度稍大的项目,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则应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
4.调节情绪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增加乳腺增生的发病风险。女性在生活中要学会释放压力,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对于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更需要注意情绪的调节。
5.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建议成年女性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观察乳房外观、触摸有无肿块等。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女性,检查频率应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