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主要有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房硬块与压痛、乳头皲裂与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与寒战等,发烧时可采取暂停哺乳与乳房护理、排空乳汁、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切开引流等方法处理。
一.症状
1.乳房局部红肿热痛
急性乳腺炎早期最典型的症状是乳房局部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明显。红肿范围通常从乳头周围开始,逐渐扩大至整个乳腺,按压时疼痛加剧,患者常因疼痛而拒绝哺乳或触碰乳房。
2.乳房硬块与压痛
受炎症刺激,乳腺导管周围组织会形成硬结或肿块,质地偏硬且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硬块常位于乳房外上象限,按压时疼痛剧烈,部分患者可触及波动感。
3.乳头皲裂与溢液
部分患者发病前存在乳头损伤史,如婴儿含接姿势不当导致乳头皲裂、破损,为细菌侵入提供途径。皲裂处可见细小裂口或血痂,哺乳时疼痛加剧。此外,炎症刺激可能导致乳头溢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颜色可为淡黄色、绿色或暗红色,需与生理性乳汁区分。
4.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炎症可通过淋巴管扩散至腋窝淋巴结,引起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肿大淋巴结通常质地较软,活动度可,但如果感染加重,可能形成脓肿导致淋巴结固定。腋窝淋巴结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的表现,其大小和压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
5.全身发热与寒战
随着细菌入血或毒素吸收,患者会出现高热,伴随寒战、乏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可持续数天,如果未及时控制感染,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哺乳期女性因免疫力较低,更易出现严重全身反应。
二.发烧的处理方法
1.暂停哺乳与乳房护理
暂停哺乳,但需定时用吸奶器排空乳房,防止回奶;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乳头皲裂;选择宽松、棉质内衣,避免乳房受压,夜间可仰卧或侧卧时用毛巾垫高乳房。
2.排空乳汁
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诱因,排空乳房可缓解肿胀、减轻炎症。哺乳期女性应增加哺乳频率,优先让宝宝吸吮患侧乳房;如果宝宝吸吮困难,可使用吸奶器或手动按摩将乳汁彻底排空。按摩时需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挤,避免用力按压导致组织损伤。排空乳汁后,可用冷毛巾冷敷乳房10-15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物理降温
急性乳腺炎发烧初期,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或退热贴敷于额头、颈部两侧、腋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或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手心、脚心、肘窝、腹股沟等区域,促进散热。需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防皮肤吸收导致中毒,同时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穿着过多衣物。
4.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超过38.5℃或物理降温无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退烧药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既能降温又能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抗生素则针对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常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
5.切开引流
当乳腺炎发展成脓肿(局部红肿、波动感明显),且药物治疗无效时,需通过手术排脓。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术适用于单房性小脓肿,通过细针抽吸脓液并冲洗腔隙;小切口置管引流术则用于多房性脓肿,在乳房表面做小切口后置入引流管,持续冲洗至脓液消失;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为传统方法,需彻底切开脓腔并放置引流条,术后需定期换药以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