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患者有腹泻且粪便性状多样如黏液脓血便等,腹痛部位与病变相关且排便关联有差异,部分有轻重不等便血,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消瘦等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别。
一、腹泻与大便性状改变
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症状,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不等,轻者2-3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这是由于肠道炎症致使黏膜受损、分泌增加且肠道蠕动紊乱所致。儿童患结肠炎时,频繁腹泻易因体液丢失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
二、腹痛表现
多数患者有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常与病变部位相关,左下腹或下腹隐痛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轻度胀痛,有的较为剧烈。腹痛与排便常存在关联,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有便意-排便-缓解的规律,而克罗恩病患者腹痛与排便的特定关联不明显。不同年龄人群对腹痛的感知和表述不同,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述可能相对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便血情况
部分结肠炎患者会出现便血现象,便血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仅粪便表面带血,重者可为大量便血,其原因是肠道黏膜炎症、溃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老年患者出现便血时,往往提示病情可能相对较重,因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较弱,大量便血易引发贫血等严重后果,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四、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多为低至中度发热,若病情急性发作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还可能有乏力、消瘦等表现,长期慢性结肠炎患者因营养吸收障碍等原因易出现消瘦,儿童长期患病会影响生长发育,需关注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及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