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包括呼吸功能受限,影响肺扩张致成人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儿童运动时气促且影响生长发育;循环功能障碍,大量积液压迫纵隔致成人心输出量下降等,儿童循环障碍更明显;原发病不良影响,肺炎、结核、恶性肿瘤等引发的胸腔积液分别带来相应危害;还有感染扩散风险,细菌感染致胸腔积液可能引发脓胸等,免疫力低人群风险更高。
循环功能障碍
大量胸腔积液可能会压迫纵隔,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回心血量减少。成人可能出现心输出量下降,表现为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而儿童由于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大量胸腔积液引起的循环障碍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其全身的血液供应,导致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情况。
原发病的不良影响
胸腔积液往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肺炎、结核、恶性肿瘤等。如果是肺炎导致的胸腔积液,肺炎本身可能会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肺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胸腔积液的情况。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如果不及时治疗,结核杆菌会持续破坏身体组织,还可能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到其他部位,造成更广泛的损害。如果是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往往提示肿瘤已经处于较晚期阶段,肿瘤的生长会继续消耗患者的身体能量,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并且肿瘤细胞可能会进一步转移,危及生命。
感染扩散风险
如果胸腔积液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肺炎旁胸腔积液,若不及时处理,细菌可能会在胸腔内繁殖扩散,引起脓胸等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一旦发生胸腔积液伴有感染,病情进展可能更快;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也容易导致感染不易控制,进而使胸腔积液相关的感染情况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