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裂保守治疗包括无明显移位或复位好的行手法复位后用石膏等固定4-6周并抬高患肢定期复查,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手术用于骨折移位明显等情况,儿童保守治疗需关注固定装置松紧及康复锻炼,老年重视补钙防并发症,有基础病史者控血糖等,固定期间做足趾屈伸,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踝关节功能锻炼且循序渐进。
一、保守治疗
1.复位与固定:对于无明显移位或经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的跖骨骨裂,首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选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固定期间需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
2.对症处理:可配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禁忌人群(如消化道溃疡患者等),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减轻患者不适。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骨折移位明显、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时,需行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恢复跖骨正常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保守治疗时需特别关注固定装置的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导致固定失效,同时康复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因骨骼发育未成熟而影响恢复。
2.老年患者:老年人群常伴有骨质疏松,需重视补钙等支持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加强护理,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有基础病史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不利于骨折愈合;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确保治疗安全。
四、康复锻炼
1.固定期间:可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2.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可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足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