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有多种症状,外观上足弓异常、足部形态改变;疼痛方面有足部及小腿、膝关节疼痛;还有行走姿势异常、足部皮肤变化等情况。
足弓异常:正常足弓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缓冲行走、站立时的压力。扁平足患者足弓低平或消失,从外观上看,足底呈平板状。比如站立时,整个足底几乎都接触地面。儿童时期,扁平足可能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或活动量增加,症状会逐渐显现。对于婴幼儿,家长可观察其足底印,若足印几乎覆盖整个足底,提示可能有扁平足倾向。
足部形态改变:足跟可能外翻,足前部外展,形成独特的足部外形。在行走或站立时,可明显看到足部的这种异常形态变化。
疼痛症状
足部疼痛:常见于足底部、足内侧等部位。长期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剧。例如,上班族长时间站立工作后,扁平足患者可能会感到足内侧疼痛明显。儿童扁平足患者在运动后,足部疼痛可能较为突出,因为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足弓承受的压力增加。
小腿及膝关节疼痛:由于足部生物力学改变,会影响下肢的力线,进而导致小腿和膝关节受力不均衡,引起疼痛。比如,扁平足患者行走时,身体的重力线偏移,膝关节和小腿肌肉需要额外代偿,长时间后就会出现疼痛,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有扁平足,这种情况可能更为明显,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
其他症状
行走姿势异常:扁平足患者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步态异常,如脚步呈外八字形,行走时容易疲劳。老年人若患有扁平足,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行走时更容易出现疲劳感,且可能影响日常的行走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儿童扁平足患者,异常的行走姿势可能会影响其骨骼的正常发育,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足部皮肤变化:部分扁平足患者由于足部压力分布不均,可能会出现足部皮肤增厚、角质层增生等情况。长期的压力异常还可能导致足部皮肤出现红肿等炎症表现,尤其是在足部受力较大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