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骨膜等组织引发,病原体以金葡菌等为主,感染途径包括血源性、创伤性、蔓延性,急性起病急有高热等全身及局部症状,实验室及影像有相应表现,治疗早期用敏感抗生素等,慢性多由急性转化有窦道等表现需手术,儿童血源性易在干骺端要及时治,老年用抗生素考量肝肾功能,糖尿病要控血糖加强护理。
按病程分类及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骤,患者常现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有病变部位疼痛、红肿、皮温升高,患肢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影像学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发病1-2周后可见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CT及MRI对早期病变诊断价值更高,能更早发现骨组织炎症改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转化而来,患者常有经久不愈的窦道,反复流脓,窦道周围皮肤可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骨骼可见增粗、变形,X线可见骨质硬化、死骨形成等。
治疗要点
急性阶段: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需局部制动,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以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若形成脓肿,及时切开引流。
慢性阶段:多需手术治疗,如病灶清除术、死骨摘除术、窦道切除术等,手术要彻底清除病灶内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及感染异物等,术后仍需继续应用抗生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骨骼有其特点,血源性感染易发生在长骨干骺端,病情发展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治疗,避免迁延成慢性。
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弱,合并基础疾病概率高,应用抗生素时需考量肝肾功能,选择合适药物,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伤口愈合能力差,治疗难度大,要积极控制血糖,规范治疗骨髓炎,加强局部创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