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有消化道症状为主如突然腹痛、腹泻等及全身可能发热表现,需询问是否有饮食诱因,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等,还需鉴别诊断,儿童症状可能更剧烈易脱水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需综合鉴别且恢复慢,特殊病史人群要细致分析症状与基础疾病关系。
一、症状表现排查
1.消化道症状为主:急性肠胃炎患者多有突然出现的腹痛,疼痛部位可在脐周等,疼痛性质多样;腹泻是常见表现,大便多为稀水样便,每日次数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2.全身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为低热,少数可出现中度发热。
二、病史询问要点
1.饮食诱因:是否有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如变质的海鲜、肉类等)、不洁饮水,或进食大量生冷、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情况。
三、相关检查辅助判断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异常或轻度升高,若存在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部分患者粪便中可能检测到红细胞等,粪便培养可协助查找致病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
2.鉴别诊断检查:需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如通过便常规、便培养等排除细菌性痢疾等疾病,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急腹症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特点考量
1.儿童:儿童急性肠胃炎时腹泻、呕吐症状可能更剧烈,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密切关注患儿精神状态、尿量等,及时评估脱水程度并采取相应补液等措施。
2.老年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急性肠胃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综合评估病史、症状及检查结果,注意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表现的疾病相鉴别,且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较慢。
3.特殊病史人群:如有基础胃肠疾病(如胃溃疡、肠炎等)的患者出现急性肠胃炎相关症状时,需更细致分析症状与基础疾病的关系,谨慎进行检查及处理。